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化脓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 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48例.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12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综合费用。结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比较以上各指标(除手术时间和综合费用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插管及拔管前后心率、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6例腹腔镜手术患儿分为骶管复合气管插管全麻组(A组)、骶管复合喉罩全麻组(B组)、单纯喉罩全麻组(C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D组),每组14例。患儿10个月~5岁,体重9.5~21 kg。分别于麻醉插管后即刻、拔管前1 min、拔管后即刻记录心率变化,观察拔管时有无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情况,术中记录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BIS值。术后2 h内观察有无咽喉部疼痛不适、声音嘶哑、哭闹、咳嗽、呼吸异常及意识恢复情况。结果:B组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对心率的影响较其他三组小,患儿术后清醒时咽喉部疼痛、咳嗽、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耐受的BIS指数更高。拔除喉罩患儿呼吸更平稳、清醒更彻底。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行骶管复合喉罩全麻患儿麻醉前后心率的变化波动较小,术后患儿清醒更彻底,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5月对56例患者施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总结本类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56例患者成功施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共出现9例并发症:脂肪液化1例,皮下气肿2例,皮肤淤斑1例,术后头痛2例,一过性声音低钝2例,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有其特殊并发症,通过精细的术中操作和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胸部途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胸部途径胸骨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疗效等进行讨论。结果本组20例甲状腺切除术.术中、术后无大出血、纵隔气肿及喉返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胸部途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颈部无疤痕,胸部疤痕小且隐蔽,兼有美容价值,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96年4月-2006年10月共行胆囊切除术1380例,其中LC 1040例,OC 340例。行术中胆道造影456例。其中胆囊管造影344例,“T”管造影93例,胆总管穿刺造影19例。结果 假阳性6例,假阴性4例。准确率97.15%。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在降低胆道残石率,避免胆总管阴性探查,指导制定合理的术式,以及避免胆管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正坤 《河北医药》2005,27(6):416-416
胃切除术后近期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左右。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出血部位难以确定,处理较为困难,其病死率高达13%~25%,近几年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缺乏大宗病例的统计数据。我院自1984年至2004年发生胃切除术后近期出血15例,占同期胃切除术的1.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胡正坤  陈剑波 《当代医学》2011,17(18):99-100
目的评价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年4月~2010年10月共行胆囊切除术1780例,其中LC1440例,OC340例。行术中胆道造影456例。其中胆囊管造影344例,"T"管造影93例,胆总管穿刺造影19例。结果假阳性6例,假阴性4例。准确率97.1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在降低胆道残石率,避免胆总管阴性探查,指导制定合理的术式,以及避免胆管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胡正坤  沈威海 《大医生》2023,(10):77-79
目的 探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 ~3 ~ 2010 ~ 8 LA 657例.其中用超声刀行LA 429例为超声刀组,电刀行LA 435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总费用.结果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住院期间总费用低于超声刀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超声刀在LA中要优于电刀,但费用偏高.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血管离断和出渗血控制的经验,分析27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资料。电视腹腔镜、高频超声刀作为基本器械,辅以少数其它器械,双械配合操作,按预先凝闭和切、吸、凝、分交替配合方法控制腺体分离过程中断面出血。结果,27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出血失控或术后创口内出血再手术病例。按游离、凝闭、切断方法操作,可以用高频超声刀直接离断较粗大的甲状腺动、静脉及分支,而不必结扎或用钛夹处理血管断端。切开前先用超声刀对切口附近血管及局部被膜血管网做适当的凝闭处理,可以减少切开分离时的出血量。高频超声刀是一种适用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新型外科工具,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且可降低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