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CBP1:一种在多水平上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 (poly C binding protein-1,PCBP1),属于RNA结合蛋白亚家族,因其具有同RNA的多聚胞嘧啶(poly C)区域特异的结合活性而得名.目前该亚家族共有5个成员:hnRNP 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PCBP1、PCBP2、PCBP3和PCBP4.PCBP1蛋白在多个水平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如转录、mRNA加工、mRNA的转运、mRNA稳定以及翻译水平调控等.本文对PCBP1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报告基因系统。方法:根据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同源重组原理,针对鼠Prdm1和Dppa3基因的翻译起始位点ATG附近位置分别设计一对sgRNA,并根据Cas9切割位点以及拟插入目的片段构建相应的用于同源重组的供体质粒,将sgRNA与Donor质粒同时转染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中,并利用质粒携带的抗性基因筛选出目标单克隆细胞,并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通过提取单克隆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鉴定,PCR和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单克隆细胞的基因组中,Prdm1和Dppa3基因翻译起始位点后分别成功插入eGFP和mCherry荧光蛋白编码序列。利用细胞因子诱导eGFP-Prdm1/mCherry-Dppa3mESCs(mouse ESCs)定向分化为mPGCs(mouse PGCs),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诱导分化的mPGCs特异表达eGFP和mCherry荧光信号。结论:成功构建mPGCs报告基因系统,可用于后续研究mPGCs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对于研究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形态学特征,为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手标本,通过巨微解剖、血管铸型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虎口背侧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布;②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与虎口背侧血管的吻合特点。另1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虎口背侧血供属多源性,由虎口掌侧动脉(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和虎口背侧动脉(第1掌背动脉)分支供养。①第1掌背动脉恒定起自桡动脉,走行于第1掌骨间隙,分出桡侧、尺侧和中间3个终支,有桡神经浅支发出的同名指背皮神经伴行;②虎口掌侧动脉向虎口背侧发出尺侧、中间和桡侧穿支,与第1掌背动脉分支形成恒定的吻合,营养虎口背侧皮肤。 结论 以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为蒂,可形成跨区域供血虎口背侧皮瓣转位修复示指近侧段、鱼际部和拇指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肘窝穿支的形态学特征,为肘窝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肘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30侧体积分数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通过乳胶灌注、巨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观测:①肘窝的形态;②肘窝动脉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特点;③肘窝动脉穿支与邻近血管网的吻合。 结果 ①肘窝为肘部前面的三角形凹陷,系前臂血管神经通行的门户。②肘窝前面皮肤血供多源性由肱动脉及其分支发出的穿支供养,穿支变异较大,据其数目和大小分为3型:A. 粗大集中型(肘下动脉):穿支1支者,外径0.6~1.2 mm,占43.33%(13侧);B. 细小分散型:穿支3~4支者,外径0.3~0.6 mm,占36.67%(11侧);C. 适中均衡型:穿支2支者,外径0.4~0.7 mm,占20.00%(6侧);③穿支沿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两侧浅出深筋膜至肘前皮肤,分支在浅筋膜内彼此相互间、邻近血管间均吻合沟通形成肘窝筋膜血管网。 结论 以肘窝动脉穿支为蒂,可形成V-Y推进皮瓣修复肘关节邻近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采用多模式血栓预防措施后,老年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和转归情况。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初次单侧髋、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375例(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药物、足底小腿静脉气压泵、加强踝泵和早期下地等康复预防以及减少围手术期脱水等多模式血栓预防措施,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对有症状患者行肺动脉CT造影排查肺动脉栓塞(PE)。 结果共349名患者获完整随访,随访率92.5%。随访期间无症状性PE,DVT共38例,总发生率为10.9%,均为远端DVT。手术同侧DVT 38例,双侧3例。症状性DVT共27例(27/38,71.1%),无症状性DVT 11例(11/38,29.0%)。单纯腓肠肌间静脉血栓29例,单条小腿静脉血栓3例,混合静脉血栓6例。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DVT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01),其中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为16.3%,显著高于单髁关节置换手术组的4.7%。单纯腓肠肌间静脉血栓未予药物治疗,其他DVT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4 w。术后8 w,有26例(26/38,68.4%)血栓完全消融,12例(12/38,31.6%)血栓未完全消融,但所有DVT相关临床表现均消失,无残留血栓后遗症,且无血栓进展或新发PE。 结论采取多模式预防措施后,老年关节置换术后VTE发生率低,且均为远端DVT,经观察或短程抗凝治疗,症状消失并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天花粉蛋白(TCS)对小鼠卵母细胞第1次减数分裂的影响。 方法 性成熟昆明雌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10IU后48h,从卵巢中获取未成熟卵母细胞共480枚,在含不同浓度TCS的培养液中,分组进行体外培养,解剖镜下观察并统计其生发泡破裂(GVBD)率和第一极体(PB1)排出率;免疫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分析系统观察各组卵母细胞第1次减数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及染色体排列状况。 结果 TCS浓度≤15mg/L时,卵母细胞GVBD率、PB1排出率及到达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MⅠ)的卵母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TCS浓度为30mg/L和60mg/L时,到达MⅠ期的卵母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纺锤体形成和染色体排列出现异常,PB1排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TCS浓度达到120mg/L时,MⅠ期卵母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下降(P<0.01),GVBD率下降(P<0.05),浓度为240mg/L时明显下降(P<0.01)。 结论 TCS干扰第1次减数分裂重启及纺锤体形成和染色体排列,阻滞小鼠卵母细胞第1次减数分裂,且这种阻滞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稳定的实验室多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选择Smarcad1作为目的基因进行重组蛋白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制备,并对其进行特异性验证。方法:以本实验室的pcDNA3.1-Flag-Smarcad1质粒作为模板,构建pET-16b-Smarcad1-F1原核表达质粒。表达Smarcad1-F1蛋白,并纯化。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PCR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16b-Smarcad1-F1表达质粒。蛋白表达纯化实验中,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相较于诱导前,加入IPTG后Smarcad1蛋白成功诱导表达,且纯化出分子量为27 kD的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证明,制备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内源性Smarcad1蛋白。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制备的抗体能够与Smarcad1蛋白结合。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所制备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制备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内源性Smarcad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Smarcad1原核表达质粒,利用原核蛋白表达纯化出Smarcad1蛋白,利用该蛋白制备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内源性Smarcad1蛋白,为后续原核表达蛋白及多克隆抗体制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膜肌腘窝穿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通过显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重点观测: ①半膜肌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 ②半膜肌腘窝穿支与邻近穿支的吻合特点。 结果 半膜肌腘窝穿支于胫骨髁上13.5 cm由半膜肌肌支发出,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腘动脉直接皮支、腘窝内侧皮动脉吻合。外径和长度分别为(0.7±0.3) mm、(1.1±0.4) cm。 结论 以半膜肌腘窝穿支为蒂设计皮瓣,可转位或V-Y推进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椎Modic退变在颈项痛患者MRI中的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因颈项痛而就诊的患者512例,男186例,女326例,年龄15 ~ 85岁,平均54.8岁.所有患者均行颈椎MRI检查.回顾性分析颈椎Modic退变在颈项痛患者中节段、退变程度、颈椎曲度、性别、年龄中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与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结果 512例患者3072个椎间盘中,59例(11.5%)93个椎间盘(3.0%)发生了Modic退变,其中Ⅰ型7个,Ⅱ型57个,Ⅲ型29个.C2~3、C3~4、C4~5、C5~6、C6~7、C7~T1发生Modic退变的发病率分别为0、0.36%、0.55%、1.20%、0.85%、0.07%.40岁以上是颈椎Modic退变的好发年龄. 结论 MRI是颈椎Modic退变的首要检查方法.颈椎Modic退变Ⅱ型最常见,最常发生在C5~6、C6~7节段.颈椎Modic退变的发生与椎间盘退变程度、颈椎曲度、年龄存在相关性,还与颈椎间盘突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