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小脑幕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小脑幕切开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中恢复良好21例,中残15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小脑幕切开术能有效缓解小脑幕切迹疝引发的继发性脑干损伤,有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电脑控制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截瘫病人行走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功能性电刺激为基础,研制了一套电脑控制的截瘫锻炼和辅助行走系统,并探索了一套康复锻炼方法,经临床应用,锻炼后瘫痪下肢的肌力、肌耐力均有明显提高。本文设计的辅助行走选用骶棘肌、臂大肌、股四头肌及下肢屈曲肌群,有效的延缓了肌疲劳的发生,增加了站立行走时间,使辅助行走过程更接近于自然行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氟胞嘧啶(5-FC)/CD∷UPRT联合基因系统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介导构建C6-CD∷UPRT细胞系,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移植C6-CD∷UPRT细胞至SD大鼠尾状核,设立C6-pLXSN和C6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脑胶质瘤荷瘤鼠模型,应用5-FC腹腔注射治疗,观察肿瘤大小、大鼠存活期、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标的变化。结果5-FC/CD∷UPRT治疗组(A组)与各对照组相比,A组肿瘤直径平均为(4.2±0.7)mm,远小于对照组的(8.3±1.3)mm,(P<0.01);对照组平均存活期(32±3)d,A组为(85±2)d(P<0.01);A组电镜显示核染色质分裂明显,并见典型的凋亡小体;A组肿瘤细胞中凋亡细胞所占百分率为19.36%。结论5-FC/CD∷UPRT联合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颅内动脉瘤电解脱铂金圈 (EDPC)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探讨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4年 7月用EDP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5 8例。其中 5 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例 ,术前Hunt&Hess氏分级 :Ⅰ级 36例 ,Ⅱ级 12例 ,Ⅳ~Ⅴ级 8例。本组 5 8例 6 0个动脉瘤 ,均采用EDPC治疗。放置铂金圈过程中及解脱后及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以了解动脉瘤腔栓塞情况。结果  5 8例中 ,前循环动脉瘤 5 1例 ,后循环动脉瘤 7例。多发性动脉瘤 3例。 5 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6 0枚动脉瘤 ,5 8枚动脉瘤栓塞成功 ,2枚因载瘤动脉严重痉挛失败 ,手术成功率为 96 .6 %。按动脉瘤的填塞程度分为 :完全填塞 4 4 (75 .9% )例 ;不完全填塞 12 (2 0 .7% )例。本组非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 6 .9% ,1例因EDPC疝入载瘤动脉发生偏瘫。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 ,本组无死亡病例。本组 4 1例患者经 1~ 4年随访 ,无SAH再复发病例。结论 EDPC栓塞治疗动脉瘤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脑损伤急性期糖代谢相关激素和脑糖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卫星  马剑峰 《江苏医药》1998,24(11):785-787
以免脑损伤模型为基础,通过监测糖代谢激素及脑动静脉血糖的变化探讨脑损伤后脑糖代谢的改变。脑损伤后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ACTH持续极度增高,而胰岛素无明显变化;伤后30分钟与2小时、24小时动脉血糖升高,与伤前比较P<0.05和P<0.01。伤后受伤侧大脑半球即发生耗糖量下降,与伤前比较伤后各时相P均<0.01;而对侧半球在受伤倒致伤后2小时内耗糖仍维持正常,24小时下降(P<0.05)。伤后脑糖代谢障碍自受伤局部发生、发展而累及对侧半球。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单纯腱鞘结核国内外报导甚少,在临床上与一般腱鞘炎,或腕部肿瘤较难鉴别,易误诊治。现就南京医学院一附院3例及徐州鼓楼医院1例综合报告如下:例1 男性,58岁,工人,1982年2月右腕掌侧被铁丝刺伤(铁丝由开放性肺结核病人保管),局部急性炎症,经治疗好转。此后腕部肿痛,出现肿块并渐增大。既往无结核史。检查:右腕掌侧、尺侧有7×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冠心病人患胆结石明显增多。胆结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国内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其病因报道尚少,本文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冠心病人胆结石好发因素进行了初次探讨。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1980—1984年住过院的冠心病人,从中选择75例患有胆结石者为病例组,75例无胆结石者为对照组。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1:1配比,共75对,其中男54对、女21对。年龄在40~69岁范围。冠心病诊断按1980年全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改进的IUPU法建立腹膜后间隙,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5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8例.结果 43例手术全部成功,后腹膜腔隙建立平均需时8.7 min(4~15 min),术中达到满意视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平均时间分别为65、175、90 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0、150、50 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7、5 d.术后1~2 d排气进食,术后1~3 d下床活动.1例轻度皮下气肿,1例皮下淤血,1例有囊肿残留.结论 改进的IUPU法建立腹膜后间隙充分考虑了腹膜后间隙及入路的解剖特点,操作简便,可快速、安全、满意地获得后腹膜腔隙.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某些泌尿外科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肾囊肿、肾盂及输尿管癌、肾上腺肿瘤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8例。结果:一次性结石碎石成功75例,占96.1%;碎石失败3例,占3.8%。未成功的3支输尿管结石中改开放性手术取石2例,其余1例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