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仲军  胡仁杰 《华西医学》2011,(9):1315-1317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确诊肝硬化并已行胃镜检查、Hp快速尿素酶试验的住院患者的Hp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Hp感染率为:4l.2%;Hp感染与年龄无关(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加重、肝功能恶化而降低(P〈O.05);而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包括胃黏膜糜烂及溃疡)无关(P〈O.01)。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Hp感染无关。对有Hp感染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无需常规行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  相似文献   
3.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AVC)合并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类少见的复杂性先心病,1885年由Bull[1]首次提出.自1969年D'Allaines[2]首次报道CAVC合并TOF的手术方式以来,关于手术治疗CAVC合并TOF的文献均为小样本统计,手术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且随访时间较短.归纳不同中心的文献进行分析,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手术治疗经验及早中期预后。方法 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收治78例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6例患儿因无手术指征或行姑息手术,未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直接吻合组(A组)、心包补片扩大组(B组)、大动脉flap肺动脉成形组(C组)和内隧道补片分隔组(D组)。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48.0~260.0 min,中位时间91.0 min;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27.0~151.0 min,中位时间54.0 min。院内死亡3例。术后反应性肺高压危象6例。64例术后规律随访,随访时间为2.4月~9.4年,中位时间为1.4年。无远期死亡发生。术后1、2、5年免于肺动脉梗阻的概率分别为70.0%、66.9%、62.8%。4种手术方式术后肺动脉梗阻的时间分布有差异(?2 = 7.904,P = 0.048),且A组较B组(P = 0.046)和C组(P = 0.024)术后肺动脉梗阻发生更少。B组与C组,D组与A、B、C组术后肺动脉梗阻情况无统计学异。结论 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术后预后较好。对于大年龄患儿,术后肺高压危象时有发生。单侧肺动脉梗阻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需要密切随访术后肺动脉的情况。在没有吻合张力情况下,直接吻合是最好的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5.
6.
自1938年Gross等首先成功地结扎动脉导管以来,手术一直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式[1].1966年,Rashkind等首先应用头端带有可扩张球囊的特种导管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lloon atrial aeptostomy,BAS)[2],自此,介入治疗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1972年,Bhati等在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手术中利用球囊导管暂时性堵塞动脉导管内血流[3],是介入和外科技术的首次同时联合应用.2002年,Hjortdal等提出了结合影像学技术和常规介入器材联合外科技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理念[4],即镶嵌治疗(hybrid therapy).镶嵌治疗在实时影像学支持下,可以缩短或避免体外循环时间,具有创伤小,治疗及时,准确度高的特点,尤其适合心导管介入或外科技术单独无法取得满意结果的病种和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并探讨法洛四联症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TOF-CAVC)的外科治疗方式及时机.方法 2007年6月至2012年4月,11例TOF-CAVC患儿行双心室或部分双心室修补,男6例,女5例;年龄5 ~32个月.手术经右心房或右心室流出道纵切口,采用“双片法”修补房室通道,其中8例通过单一的右心房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所有患儿均行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扩大补片修补手术,其中7例由于肺动脉瓣发育欠佳需跨瓣修补,1例用带单瓣的心包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3例未跨瓣修补.结果 手术死亡1例,术后第2天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炎、心力衰竭.生存9例术后均有效随访,随访3~60个月.根据Kaplan-Meier生存曲线,5年生存率为79.5%.术后3个月,2例患儿分别出现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分支梗阻,2例残余房间隔缺损0.2 ~0.3 cm,1例心室水平残余细丝分流,患儿均无明显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所有生存患儿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法洛四联症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近期疗效肯定,采用双片法通过单一的右心房切口修补房室通道时,术中的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肺通络方对低氧性PVR大鼠无肌型肺小动脉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注入脂多糖联合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叠加低氧建立PVR大鼠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模型、实验高、中、低剂量5组,每组12只,空白、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按高剂量(含药1.5 g/m L)、中剂量(含药1.0 g/m L)、低剂量(含药0.5 g/m L)益肺通络方煎剂灌胃。4、5、6周3个时点取材,计算3型肺小动脉百分比。结果:3型肺小动脉百分比,空白组各时点无明显改变(4周≈5周≈6周),模型组无肌型动脉呈减少趋势(4周5周6周),部分肌型动脉呈增加趋势(4周5周6周),0~4周无肌型动脉减少快,4~6周减少慢。无肌型动脉百分比,实验组各时点变化趋势均同模型组,组内分析,4周~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组间比较,均表现为模型组实验低剂量组实验中剂量组实验高剂量组空白组,各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通络方能抑制慢性低氧PVR大鼠肌型肺小动脉中膜增殖,且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接受动脉调转术后的Taussig-Bing畸形患儿中远期主动脉根部生长情况以及新主动脉瓣反流情况。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2—2017年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动脉调转术治疗早期存活且随访时间>3年的患儿,收集随访超声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98例(77.2%),中位手术年龄73.0 d,平均体重4.7 kg,术前45例(35.4%)患儿合并轻度至轻中度肺动脉瓣反流。平均随访时间7.0年。随访中14例(11.0%)患儿出现中度及以上新主动脉瓣反流,3例接受新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新主动脉瓣环及窦部内径在随访过程中始终大于同龄患儿正常水平,随访5年平均瓣环内径18.0 mm,随访10年20.5 mm。随访5年窦部内径25.9 mm,随访10年31.1 mm。新主动脉瓣反流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随访过程中出现新主动脉瓣中度及以上反流的患儿其瓣环直径始终大于未出现中度及以上反流的患儿(χ2=18.3,P<0.001)。术前肺动脉瓣轻度及轻中度反流增加中远期新主动脉瓣中度及以上反流的风险(c-HR=3.46,P=0.03)。结论 接受动脉调转术的Taus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新生儿及婴儿期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室间隔缺损(interrupted aortic arch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IAA/VSD)的外科治疗策略和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新生儿及婴儿期手术的123例IAA/VSD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