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形态退变性颈椎后凸对寰枢椎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行三节段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96例(神经根型36例、脊髓型38例和混合型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56.7±8.5)(41~79)岁。根据颈椎形态将患者分为3组:退变性颈椎整体前凸组(简称整体前凸组)50例,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组(简称为节段后凸组)24例,退变性颈椎整体后凸组(简称为整体后凸组)22例。于术前1周和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颈椎标准侧位和过屈过伸位数字化X线检查。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颈椎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通过X线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2-7、C0-1和C1-2的曲度和活动度以及C2倾斜角。对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项参数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和内固定方式等基线资料及病史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体后凸组术前NDI评分较另两组更高(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Klippel-Feil综合征(Klippel-Feil syndrome,KFS)中寰枕融合、C2/3融合及二者同时存在时枕颈交界区局部好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1名44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行颈椎薄层CT扫描,利用Mimics19、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及ANSYS 17.0软件提取并建立正常C0-C3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intact upper cervical spine model,INT模型)并进行有效性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接触及属性的方式建立C2/3融合模型(C2-3模型)、寰枕融合模型(model of occipitalization of the atlas,OA模型)以及二者同时存在的Sandwich模型(Sandwich deformity model,SD模型)。比较4组模型在生理载荷(1.2Nm,1.5Nm,1.8Nm及2.1Nm)下C0-C1、C1-C2、C2-C3节段以及C0-C3活动度改变、横韧带及寰枢关节在各运动状态下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结果:与INT模型相比,KFS模型(包括SD模型、OA模型、C2-3模型)的C0-C3整体活动度在4种生理载荷下均有下降,其中SD模型前屈活动度下降41.2%~49.2%、后伸活动度下降39.8%~48.2%、旋转活动度下降20.7%~28.0%、侧弯活动度下降50.8%~56.1%,OA模型前屈活动度下降33.8%~42.9%、后伸活动度下降29.5%~35.1%、旋转活动度下降10.4%~20.3%、侧弯活动度下降40.8%~51.9%,C2-3模型前屈活动度下降14.6%~19.2%、后伸活动度下降16.3%~30.4%、旋转活动度下降17.3%~34.2%、侧弯活动度下降23.2%~42.6%。与INT模型比较,横韧带及双侧寰枢关节应力以SD模型增加最为显著,在前屈状态下分别增加65.5%和123.1%,其次为OA模型,分别增加45.5%和38.5%,最后为C2-3模型,分别增加18.2%和15.4%。旋转活动下SD模型、C2-3模型及OA模型横韧带应力分别增加24.1%、12.7%以及5.1%,侧弯活动分别增加206.7%、166.7%以及140%;寰枢关节应力在后伸状态下SD模型、OA模型及C2-3模型分别增加193.0%、150.0%、56.0%,旋转状态下分别增加63.5%、39.2%、16.4%,侧弯状态下分别增加204.3%、65.2%、160.8%。结论:KFS中寰枕融合和/或C2/3融合在限制上颈椎活动度的同时可显著增加侧方寰枕关节及横韧带结构应力,不同的融合位置与融合节段的数量对上颈椎生物力学改变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的节段数量对寰枢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连续性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126例接受ACDF手术的颈椎病患者资料,其中男59例,女67例,年龄(54.3±8.4)岁(范围:40~79岁)。126例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分为:神经根型60例,脊髓型41例和混合型25例。根据手术节段数量分为:单节段手术组20例;双节段手术组45例;多节段手术组61例,包括3节段51例、4节段10例。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颈椎标准侧位、过屈过伸位X线片检查,并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其中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2-7、C0-1、C1-2曲度和活动度以及枢椎斜坡角度(C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法建立颈椎MRI深层伸肌自动分割与测量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8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48例,年龄20~65岁(45.4±12.6岁)。对纳入的志愿者行3.0T颈椎MRI检查,获取符合标准的的颈椎C2/3~C6/7节段椎间盘中间层面轴位MRI图像345张。其中276张(80%)用于训练和验证以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ask R-CNN)为基础建立的MRI自动分割测量模型,进行深层伸肌面积(deep extensor cross-sectional area,DCSA)、肌肉功能面积(functional cross-sectional area,FCSA)、椎间盘面积(introvertebral disc cross-sectional area,IDCSA)的自动分割与测量。剩余69张(20%)图像设定为测试集,由2名医师(人工组)手工测量其图像的DCSA、FCSA、IDCSA等,并与模型测量(模型组)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及平均像素精确度(mean pixel accuracy,MPA)评价模型分割效果,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及Bland-Altman方法比较模型组与人工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神经网络模型最终整体MPA为0.920,整体MIoU为0.912;椎间盘、左、右侧深层伸肌的MPA分别为0.946、0.917与0.911,MIoU分别为0.934、0.908、0.899。在测试集中,人工组IDCSA为3.28±1.02cm~2,左侧DCSA为2.84±1.11cm~2,右侧DCSA为2.86±1.09cm~2,左侧FCSA为2.19±0.89cm~2,右侧FCSA为2.23±0.86cm~2;模型组IDCSA为3.35±0.99cm~2,左、右DCSA为3.19±1.16cm~2和3.16±1.12cm~2,左、右FCSA为2.49±0.99cm~2、2.42±0.88cm~2。模型组与人工组组间ICC值为0.852~0.914,组间ICC及Bland-Altman法测量结果显示两种测量方法一致性高。人工组与模型组测量图片平均时间为256.5±53.3s vs 0.109±0.402s,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于颈椎MRI水平位图像的深层伸肌、椎间盘组织的自动识别、分割与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C5神经根麻痹,将患者分为C5神经根麻痹组(C5 palsy组)、无C5神经根麻痹组(无C5 palsy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临床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X线、CT和MRI等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C4/5椎间隙高度、术前C4/5椎间孔横径和手术节段数,以及患者术前颈椎MRI T2像C4/5节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前及术后C2倾斜角(slope)、C7 slope与颈椎矢状位力线和临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3月因颈椎退变性疾病入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定义颈椎后凸角度为正值,颈椎前凸角度为负值.依据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将颈椎节段后凸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