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根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观察51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根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治疗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5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肋骨固定满意,有12例患者术中疼痛稍明显,无剧烈疼痛者。术后有4例患者术区疼痛给予杜冷丁肌注镇痛,有8例给予口服镇痛药。术后呼吸频率明显下降,SpO2明显上升,疼痛明显减轻,咳痰改善。结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根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简单、可行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经镇痛泵给予舒芬太尼5ng/kg行麻醉诱导,0.5mg/(kg·h)行麻醉维持;试验组患者则经镇痛泵给予舒芬太尼3ng/kg和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舒芬太尼0.15mg/(kg·h)和氯胺酮1mg/(kg·h)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进腹时(T3)、拔管后1min(T4)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较T0时发生明显改变,且试验组患者在T2、T3、T4时点的SBP、DBP、HR、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醇(Cor)和血糖(Glu)在T2、T3、T4时点,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后躁动评分和警觉/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恶性消化道肿瘤腹腔镜手术中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4.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善、肌松满意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但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更容易出现难以解释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我们期望通过适当降低布比卡因的浓度,而减少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将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浓度调整到0.4%,与常规使用的浓度0.5%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记录患者MAP、HR、拔管时间及苏醒评分。结果与B组相比,A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拔管时间短及苏醒评分高。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术能维持循环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快,苏醒迅速,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ASAI~II级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和全身麻醉(对照组)各26例,在实施相应的麻醉后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均升高;实验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实验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多项生命体征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七氟烷麻醉下动脉导管结扎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和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120例行动脉导管结扎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患儿于全身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照组患儿于全身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滴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分、行为学评分法(CRIES)评分,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5min的PAED评分和CRI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苏醒期10、20min和30min的PAED评分和CRIE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全身麻醉前、麻醉后、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30min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全身麻醉前、全身麻醉后的心率(HR)和桡动脉压(MAP)水平与对照组患儿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30min的HR和MA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减少七氟烷麻醉下动脉导管结扎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5岁,以硬膜外麻醉术后背部疼痛近3月入院治疗.患者2006年7月13日在某乡卫生院于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修补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