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换猪主动脉瓣后抗原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期间钙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32例患者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及红细胞内钙的动态变化。目的在于揭示其变化规律,为更好的保护心肌提供新的措施和理论依据,结果:麻醉后体外循环前血浆钙较术前显著升高,体外循环开始显著下降,40min恢复至术前水平,停机时显著升高至停机8h,术前、中、后红细胞内钙无显著变化。体外循环期间钙变化与血液稀释,应激反应、预充液及心脏停跳液中含钙离子有关,高钙可导致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时大量钙进入心肌细胞,引起心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内皮素-1(ET-1)与von Willebrand因子(vWF)在肺血管内膜表达的差异,探讨两者在PH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VSD无PH患儿10例为对照组;VSD并PH患儿20例为PH组(PH组),根据肺动脉平均压分为中度PH组(Ⅰ组)和重度PH组(Ⅱ组)。取右肺中叶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光密度值。结果肺小动脉vWF、ET-1表达在对照组与PH组、对照组与Ⅰ组、对照组与Ⅱ组、Ⅰ组与Ⅱ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肺小静脉vwF、ET-1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别肺小动脉与肺小静脉vwF、ET-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ET-1、vWF、肺动脉平均压、VSD直径与主动脉直径之比四者间相互呈正相关(P〈0.01,0.05)。结论ET-1及vWF与PH的发生发展、肺血管重建有关。肺组织中ET-1的主要来源可能是肺小动脉。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术前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量反流。入院时查体:血压140/90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触及震颤,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9次/分,心律不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和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在新型双侧无泵驱动体外膜肺氧合(pECMO)转流早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择家犬10只,建立急性呼吸衰竭动物模型,分别在转流前、转流后1、2、3、4 h采集右心房血和肺脏组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血液和肺组织匀浆中的Ang Ⅱ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Ang Ⅱ表达的定位.结果 血浆Ang Ⅱ在模型完成时降低,1 h后回升,3 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肺组织匀浆的Ang Ⅱ升高至2 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动物模型完成后及转流期间AngⅡ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气管壁及周围、血管壁周围明显阳性表达,少数巨噬细胞中阳性表达,其中以转流2h小血管壁、小细支气管壁、终末细支气管壁及其周围变化最明显.结论 pECMO转流产生的Ang Ⅱ与术后肺部炎性损伤和并发症有一定关系.测定外周血Ang Ⅱ的变化,对反映肺脏组织Ang Ⅱ变化水平和评估肺脏损伤情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8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82例法乐四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1例、女31例,年龄5个月至49岁。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结果:住院死亡5例,病死率为6%。4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死于灌注肺。结论:准确的根治手术的适应证和完善的矫治可使法乐四联症取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9.
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危重心瓣膜病19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危重心瓣膜病患者行急诊手术的临床经验,以提高其疗效和治愈率。方法自199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对192例危重心瓣膜病患者施行了急诊手术。所有患者均为心瓣膜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NYHA)为Ⅲ~Ⅳ级。经内科治疗2~7d无效时采取急诊手术治疗;行二尖瓣置换术76例次,主动脉瓣置换术64例次,双瓣膜置换术43例次,三尖瓣置换术4例次,三尖瓣成形术45例次,左心房血栓清除和左心房减容术各5例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次,其他心血管手术9例次。结果术中和术后早期分别死亡3例和8例,总手术死亡率为5.7%(11/192),主要死亡原因为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突发心室颤动等。随访168例,随访时间1个月~11年,失访13例。随访期间死亡8例,主要死于左心衰竭、瓣周漏或心内膜炎复发、尿毒症、夹层动脉瘤等。长期生存160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32例,Ⅱ级15例,Ⅲ级13例;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危重心瓣膜病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时急诊手术具有良好的疗效,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报告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渚不全4例,1例术后经2天死亡,余3例生存,且症状及心功能显著改善。并结合产文献对病因,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手术技术、并发症的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