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2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37次血清T2、T4值的检测,并与2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T3、T4检测值比较.发现发病早期(5病日内)各型HFRS血清T3值均低于正常组,中型、童型患者T4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3、T4值,发热期出现降低,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下降最为明显,多尿期开始恢复,恢复期T3值接近正常,T4值反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对HFRB患者进行血清T3、T4的检测,对HFRS的早期分型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刺补泻的溯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灵枢》、《针灸大成》等书为据,从“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基本原则出发,以期说明针刺补泻的起源、发展,探讨针刺补泻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灸补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泻是针灸治病的两个大法,以《内经》、《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篇为据,介绍各种针灸补泻手法及补泻作用的腧穴,在针灸临床上根据病情不同,选用具体手法、腧穴治疗各种病症。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共计82例,均为10岁以下小儿。男46例,女36例;3~6岁64例,7~10岁18例;病程最长为7a,最短为6个月。患儿每夜遗尿1次者51例,每夜遗尿2次以上者31例。全部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脊柱裂、脊柱炎、脊柱损伤、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小等。2治疗方法2.1取穴 主穴为夜尿点(肾穴),位于手掌侧,小指远端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配穴为足三里,位干髌骨下缘外侧3寸(同身寸),胫骨前哨外一横指处。2.2操作 用 0. 5寸 (1 5 mm) 28号毫针,常规消毒后,进针深约0.3 cm为宜,…  相似文献   
5.
我们课题组应用蒙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临床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心绞痛型冠心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蒙医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进行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放血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针组、西药组,于大鼠右踝关节注射0.1m L尿酸钠混悬液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火针点刺右踝关节肿胀最高处"阿是穴",共治疗3次。足容积法测量大鼠右踝关节肿胀度;ELISA法测定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火针组、西药组造模后96h踝关节肿胀度较模型组降低(P0.01),治疗后火针组和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火针组、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火针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中的IL-1β、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特拉唑嗪联合左氧氟沙星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90例诊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3组,A组92例单纯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100例应用特拉唑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98例单纯使用特拉唑嗪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67.7%,发生不良反应4例(4.3%);B组总有效率90.0%,发生不良反应3列(2.7%);C组总有效率58.4%,发生不良反应3列(3.1%)。B组与A组和c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较单用特拉唑嗪或单用左氧氟沙星症状缓解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提高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使用德国WOLF F24连续冲洗气化电切镜对83例BPH患者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加电切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9min,无尿失禁和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9.4分,残余尿量平均为21.7ml。结论:先用铲状气化切割圈切除增生的大部分前列腺组织,并进行快速、有效的止血,再用电切环修切,可快速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是临床常见颅神经病之一,针刺治疗该病疗效肯定,其文献散载于我国历代中医书籍中,祖国医学对面瘫的描述也很形象简洁,以“口眼喁斜”就概括面瘫的主证。近半年多以来本人在临床中采用“六位一体法”(普通针刺、放血疗法、穴位注射、TDP照射、闪罐和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5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