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Ⅳ ~Ⅴ型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Ⅳ ~Ⅴ型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LCP组(30例)和PFNA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优于PF-LCP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PF-LCP组(P<0.05);PFNA组患者术后1、6及12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PF-LCP组(P<0.05);同时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LCP组(P<0.05).结论 PFNA术式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Ⅳ ~Ⅴ型骨折患者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微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及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临床价值优于PF-LCP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柱状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环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柱状髂骨植入融合,颈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神经功能改善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中2例,无效1例;JOA评分由术前(9.3±2.1)分上升至术后的(15.4±1.6)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是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神经恢复好,费用低等优点;术后需较长期外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IV~V型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IV~V型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LCP组(30例)和PFNA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优于PF-LCP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PF-LCP组(P<0.05);PFNA组患者术后1、6及12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PF-LCP组(P<0.05);同时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LCP组(P<0.05)。结论 PFNA术式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IV~V型骨折患者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微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及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临床价值优于PF-LCP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踝关节三踝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累及关节面小于25%)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三踝骨折经过筛选后纳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人口资料统计,完善CT三维检查及按照分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和术后护理治疗,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所有60例患者...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科对11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后骨髓炎患者采用一期清创植骨融合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3~57岁。病程3个月~4年。左侧4例,右侧7例。10例患者合并有窦道,11例患者均合并有膝关节功能障碍。4例使用钢板内固定,7例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加。我院毗邻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我们2003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了528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椎管骨块占位程度分为前入路组(23例)和后入路组(35例)。分别行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植骨融合时间、脊柱矫正角度丢失度数、Cobb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5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前入路组分别为(205.7±30.1)min、(1 030±110.5)ml、(650.0±42.5)ml,后入路组分别为(110.4±25.8)min、(460.8±40.3)ml、(180.8±76.3)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两组A级均有1例无恢复,余均有1~2级的恢复。植骨融合时间:前入路组为(3.4±1.3)个月,后入路组为(4.8±1.1)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矫正角度丢失度数:前入路组为2.0°±1.0°,后入路组为5.0°±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两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方式应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及椎管受压程度,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前入路或后入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创与传统方式取脊柱钉棒内固定患者术后腰背部的疼痛的情况。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传统钉棒内固定术后的48名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方式及传统方式取出脊柱内固定,按照VAS评分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1,3,7,14,30 d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术后3月时采用改良的Macnab评估标准对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术后1,3,7,14,30 d伤口疼痛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月微创组的优良率85.0%;传统组的优良率64.3%。结论微创方式较传统方式可降低脊柱内固定取出术后胸腰部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我们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改进设计(1)采用皮瓣回流静脉干高压时予以结扎小隐静脉干,或与受区静脉吻合;(2)皮瓣蒂部保留梨形皮桥,逆行转位修复;2007年~2009年,应用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8~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颈前路减压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柱状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环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柱状髂骨植入融合,颈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神经功能改善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中2例,无效1例;JOA评分由术前(9.3±2.1)分上升至术后的(15.4±1.6)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是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神经恢复好,费用低等优点;术后需较长期外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