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58例成人无感染性胫骨缺损。依据胫骨缺损的长度、部位、是否合并畸形以及相应的Ilizarov骨搬移手段分为5个类型。Ⅰ型:1 cm<中下/上段骨缺损≤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胫骨单节段截骨,向缺损端搬移。Ⅱ型:6 cm<中下/上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双节段截骨同步向缺损端骨搬移。Ⅲ型:6 cm<中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胫骨上、下双节段截骨,向心性骨搬移。Ⅳ型:6 cm<上、下两段缺损≤10 cm,中段残留活骨≥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将胫骨中间残留的一段活骨2处截骨,成为3块骨,中间骨块固定作为两块骨搬移再生的"母骨"支点,上下两段骨块反向分离牵拉,一期修复上下2区骨缺损。Ⅴ型:胫骨缺损>10 cm,合并骨干>7°成角畸形。采用腓骨上下两处截骨,先纵向牵拉使胫骨缺损间隙加大、成角畸形矫正,再横向牵拉将腓骨中间段搬移至胫骨缺损处,使其腓骨胫骨化。观察5个临床分型组骨缺损修复骨愈合、畸形矫正、有无肢体短缩等并发症、汇合端愈合情况等。拆除外固定后随访,采用改良Paley骨不连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04个月,平均(32.0±21.4)个月。所有患者均实现骨缺损修复并最终骨性愈合,骨愈合指数35~60d/cm,平均(49.0±6.4)d/cm。1例Ⅳ型,4例Ⅴ型患者术后肢体短缩>2.5 cm(2.7~3.5 cm)。末次随访无>7°局部畸形病例。未发生1例深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因汇合端骨愈合迟缓,二次手术取自体髂骨植骨。带外固定架时间5~28个月。治疗效果:优41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4.5%(52/55)。结论:成人胫骨缺损新分型既有利于病情评估亦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制定的个体化骨搬移重建方法,可一期手术修复骨缺损、矫正畸形、延长肢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探讨胫骨近端截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时空、运动学及动力学变化.[方法]对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本科采用胫骨近端低位微创截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的11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21膝)进行步态分析研究,记录比较术前、术后拆除外固定架时及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30年间治疗四肢畸形所应用的骨外固定器械(包括Ilizarov器械)数据,探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的应用指征、个体化器械构型选择策略等。方法依据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肢体畸形矫形手术病例数据库,回顾性统计分析1988年1月—2017年12月外固定器使用情况,分别从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不同性别、不同手术时间段、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种外固定器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及不同外固定器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113例患者手术中应用了骨外固定器,其中双下肢手术同时应用者69例,共应用8 182套外固定器。其中组合式外固定器4 725套(57.74%)、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3 388套(41.41%)、单臂外固定器64套(其中包括Orthofix器械)(0.78%)、Taylor空间外固定器5套(0.06%)。男4 487例(55.31%),女3 626例(44.69%)。从不同时间段分析显示,外固定器使用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后应用数量突破性增多。患者年龄以11~30岁为主,其中21~25岁使用最多,达1 819套(22.23%)。外固定器应用部位几乎涵盖了四肢所有区域,其中踝足趾部位最多,达4 664套(57.00%);上肢最少,共152套(1.86%)。8 113例中治疗的疾病涵盖了十余个学科、超过150个病种,其中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最多的前5位疾病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脊柱裂后遗下肢畸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结论 Ilizarov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淋巴、神经、皮肤、内分泌等疾病导致的肢体畸形、残疾以及骨科疑难杂症,其手术适应证远超出了骨科学范围。国产外固定器及其安装工具基本能满足各种治疗的要求。骨外固定技术已全面进入了应力控制下的牵拉组织再生,自然修复组织创伤与残缺、重建肢体功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有限手术结合外固定技术治疗脊柱裂后遗感觉缺失性连枷足的综合疗效,探讨该类型足畸形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有限手术结合外固定技术治疗的22例(30足)成人脊柱裂后遗感觉缺失性连枷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5岁。均为踝关节以远感觉缺失。左侧2例2足,右侧2例2足,双侧18例26足。1足伴足底负重区溃疡,3足因既往足骨髓炎致足趾缺失。合并髋关节脱位3例,脊柱侧弯3例,膝关节畸形4例,?趾下垂畸形3例。二便正常控制5例,二便大部分控制10例,充溢性尿失禁6例,膀胱造瘘1例。X线片示椎板闭合不全位于L3~L5 8例,L5、S19例,L3~S3 5例。行踝关节融合12足,跟距关节融合10足;8足踝关节与跟距关节均明显松弛,行踝关节+跟距关节融合术。使用Ilizarov外固定器18足,使用组合式外固定器8足,组合式外固定器联合空心钉内固定3足,Ilizarov外固定器联合空心钉内固定1足。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80个月,平均48.5个月。所有足踝畸形术后均得到有效矫正,中后足稳定,恢复跖行足,全足负重,溃疡愈合无复发。发生胫距关节空心螺钉断裂2例,空心钉断裂后骨愈合;未出现手术相关的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秦泗河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术后疗效评价表进行评价,优15足,良9足,可6足,优良率80.0%。结论有限手术结合骨外固定技术治疗成人脊柱裂后遗感觉缺失性连枷足,可获得足踝关节的跖行静力稳定,风险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30年间治疗四肢畸形所应用的骨外固定器械(包括Ilizarov器械)数据,探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的应用指征、个体化器械构型选择策略等。方法依据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肢体畸形矫形手术病例数据库,回顾性统计分析1988年1月—2017年12月外固定器使用情况,分别从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不同性别、不同手术时间段、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种外固定器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及不同外固定器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113例患者手术中应用了骨外固定器,其中双下肢手术同时应用者69例,共应用8 182套外固定器。其中组合式外固定器4 725套(57.74%)、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3 388套(41.41%)、单臂外固定器64套(其中包括Orthofix器械)(0.78%)、Taylor空间外固定器5套(0.06%)。男4 487例(55.31%),女3 626例(44.69%)。从不同时间段分析显示,外固定器使用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后应用数量突破性增多。患者年龄以11~30岁为主,其中21~25岁使用最多,达1 819套(22.23%)。外固定器应用部位几乎涵盖了四肢所有区域,其中踝足趾部位最多,达4 664套(57.00%);上肢最少,共152套(1.86%)。8 113例中治疗的疾病涵盖了十余个学科、超过150个病种,其中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最多的前5位疾病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脊柱裂后遗下肢畸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结论 Ilizarov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淋巴、神经、皮肤、内分泌等疾病导致的肢体畸形、残疾以及骨科疑难杂症,其手术适应证远超出了骨科学范围。国产外固定器及其安装工具基本能满足各种治疗的要求。骨外固定技术已全面进入了应力控制下的牵拉组织再生,自然修复组织创伤与残缺、重建肢体功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有限手术结合外固定技术治疗脊柱裂后遗感觉缺失性连枷足的综合疗效,探讨该类型足畸形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有限手术结合外固定技术治疗的22例(30足)成人脊柱裂后遗感觉缺失性连枷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5岁。均为踝关节以远感觉缺失。左侧2例2足,右侧2例2足,双侧18例26足。1足伴足底负重区溃疡,3足因既往足骨髓炎致足趾缺失。合并髋关节脱位3例,脊柱侧弯3例,膝关节畸形4例,?趾下垂畸形3例。二便正常控制5例,二便大部分控制10例,充溢性尿失禁6例,膀胱造瘘1例。X线片示椎板闭合不全位于L3~L5 8例,L5、S19例,L3~S3 5例。行踝关节融合12足,跟距关节融合10足;8足踝关节与跟距关节均明显松弛,行踝关节+跟距关节融合术。使用Ilizarov外固定器18足,使用组合式外固定器8足,组合式外固定器联合空心钉内固定3足,Ilizarov外固定器联合空心钉内固定1足。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80个月,平均48.5个月。所有足踝畸形术后均得到有效矫正,中后足稳定,恢复跖行足,全足负重,溃疡愈合无复发。发生胫距关节空心螺钉断裂2例,空心钉断裂后骨愈合;未出现手术相关的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秦泗河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术后疗效评价表进行评价,优15足,良9足,可6足,优良率80.0%。结论有限手术结合骨外固定技术治疗成人脊柱裂后遗感觉缺失性连枷足,可获得足踝关节的跖行静力稳定,风险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