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micro RNA-25(mi R-25)在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检测多种不同直肠癌细胞中mi R-25的表达,并检测直肠癌细胞转染mi R-25前体(pre-mi R-25)上调mi R-25的表达或转染mi R-25抑制剂(anti-mi R-25)下调mi R-25的表达后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比较,不同的直肠癌细胞中mi R-25的表达均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均P0.05)。在mi R-25表达水平相对较低的直肠癌HR-834细胞中转染pre-mi R-25,在mi R-25高表达的直肠癌SW-837细胞中转染anti-mi R-25后,两种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凋亡无明改变(均P0.05),但侵袭及迁移能力在HR-834细胞的明显增强,SW-837细胞减弱(均P0.05)。结论:mi R-25在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微小RNA-30c-2(microRNA-30c-2,miR-30c-2)联合阿霉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TPC-1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的细胞,即Control组)、过表达对照组(瞬时转染NC mimic质粒,即NC mimic组)、过表达组(瞬时转染miR-30c-2过表达质粒,即miR-30c-2组),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miR-30c-2的表达水平;将TPC-1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的细胞,Control组)、阿霉素处理组(使用阿霉素混合液培养TPC-1细胞24 h、48 h)、过表达组(瞬时转染miR-30c-2过表达质粒,即miR-30c-2 mimic组)、共处理组(阿霉素混合液与转染miR-30c-2过表达质粒共同培养TPC-1细胞24 h、48 h),CCK-8试验及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经qRT-PCR检测,与NC mimic组相比,过表达组的miR-30c-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CCK-8实验表明,阿霉素+m...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高频超声观测健康女性静止期乳腺导管管径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随年龄增加发生改变的趋势。方法经高频超声对4256例次成年国人女性进行乳腺导管管径的测量,按19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8个年龄段分别观察、记录、计算该年龄段的乳腺导管的管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平均值等。结果右乳腺导管管径所测数值0.20~5.10mm,平均值为(1.43&#177;0.46)mm,95%可信区间为1.41~1.44mm,最大值均值为(3.09&#177;1.17)mm,最小值均值为(0.51&#177;0.31)mm。左乳腺导管管径所测数值0.40~4.00mm,平均值为(1.43&#177;0.48)mm,95%可信区间为1.42~1.44mm,最大值均值为(2.76&#177;0.82)mm,最小值均值为(0.65&#177;0.3)mm。双侧乳腺导管管径总体平均值比较差别不显著(P=0.78)。各年龄段间的乳腺导管管径平均值比较,只有〈20岁与20~29岁两组间和70~79与≥80两组间管径平均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年龄段两两相比乳腺导管管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段左右两侧乳腺导管管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国人健康女性静止期双侧乳腺导管管径无显著性差异,随年龄增长,乳腺导管管径逐渐变细,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MCF-10AT细胞分为消痰解郁方组、PI3K激酶选择性抑制剂LY294002组(抑制剂组)、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4、48 h后,采用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及生长情况;药物干预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TEN、PI3K、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药物干预24和48 h后,消痰解郁方组、抑制剂组和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MCF-10A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抑制率高于消痰解郁方组和抑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48 h后.消痰解郁方组、抑制剂组和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MCF-10AT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48 h后,消痰解郁方组、抑制剂组、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PI3K、p 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TE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肖痰解郁方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其对MCF10AT细胞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透析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方面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透析时间、规律透析的重要性,内瘘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按时透析、按时自测、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内瘘护理正确、体质量控制的遵医情况,血压及肾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O.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有效的家庭访视,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作用,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帮助患者达到最佳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并比较干预前后病人对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血压、体重量和超滤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自我管理教育后病人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优于干预前(P0.05),规律透析、合理饮食限水、遵医用药、正确护理内瘘、干体重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血透患者的血压、超滤量、体重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导师制在临床医学院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巩固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临床医学教育是树立崇高医学道德、医学风尚的关键阶段,是医学生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阶段,是医学生培养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关键阶段,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亲身工作实践体会入手,总结了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体会到了目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烟所致闭合性手指损伤后发生动脉危象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接诊闭合性手指损伤患者56例(70指)吸烟后出现伤指疼痛加剧、麻木、指腹张力低下、颜色苍白,利用高频脉冲超声多普勒血流仪(PUDVP)观察伤指血流灌注情况,并与同期未吸烟患者伤指血流灌注进行了比较。结果32例36指被诊断发生动脉危象,动脉危象发生率吸烟组明显高于未吸烟组,伤指动脉血流最大速度、指动脉血流量及手指末节温度吸烟组明显低于未吸烟组,动脉危象非手术方法治疗有效率吸烟组明显低于未吸烟组,手术探查指动脉血栓发生率吸烟组明显高于未吸烟组,指动脉痉挛发生率未吸烟组高于吸烟组。结论对吸烟的闭合性手指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伤指的血运及感觉变化,指动脉危象发生后应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