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为无臭白色结晶体,系内吸性有机氟杀鼠剂,中毒者多因误食或食入本品毒死的禽畜所致。我科自1992年~1998年中,共救治中毒者44例,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6岁以下较多,为26例。发病潜伏期平均15h,严重者在1h左右即出现症状。1.2 症状和体征 4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和全身乏力,其中30例出现阵发性强直性全身抽搐及呼吸困难,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窦性心动过速。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经催吐、洗胃并辅以导泻后,均应用特效解毒剂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技术在乙型肝炎五项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43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TRFIA法检测,并与ELISA法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TRFIA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质控血清五项指标的变异系数(CV%)均在20%范围内,标准品C和E的五项指标均值与靶值的比值均在0.90~1.10。ELISA法和TRFIA法分别检测血清样品的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除HBs Ab外其他四项指标阳性符合率均较高。结论 TRFIA法在能保证高重复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其灵敏度明显高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患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C、抗E联合Kidd血型抗Jka、抗Jkb及Duffy血型抗Fyb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试验(NS)、微柱凝胶试验(MGT)及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特异性鉴定、相应血型抗原鉴定、吸收释放试验、抗体类型及抗体效价测定和患者血液与供血者血液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患者1为A型、 RhccDee、 Jka-b+,患者2为B型、 RhCcDee、 Jka+b-,患者3为O型、 RhccDEe、 Fya+b-。3例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均为阴性,经采用11系谱细胞在NS、 IAT进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以及相应血型抗原鉴定和吸收释放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确认患者1血清中存在IgG型抗C、抗E及抗Jka特异性抗体,患者2血清中存在IgG型抗E、抗Jkb特异性抗体,患者3血清中存在IgG型抗C、抗Fy...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红细胞抗体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分型技术结合血清学试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细胞吸收、兔红细胞基质吸附)对3名血型检测异常的患者血标本进行处理,用消除冷凝集素后的患者红细胞及血清进行ABO正反定型、Rh分型与其他因冷凝集素干扰的抗体检测。结果 3例患者血标本ABO、Rh分型、自身对照与抗筛均凝集,经血清学试验处理后患者1血型为A型、ccDEE,患者2血型为O型、CCDee,患者3血型为B型、CcDEe,均与荧光基因分型结果相同;处理后的患者血标本与相应ABO、Rh同型的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患者1、患者3输注相合的供血者血液后无不良反应,贫血明显改善,好转出院,患者2住院期间未输血。结论 用洗涤、细胞吸收及兔红细胞基质吸附等血清学试验结合基因分型技术处理患者血标本后,再行ABO、Rh分型可消除冷凝集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血液灌流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彻底洗胃、导泻、抗惊厥等综合治疗基础上 ,予以血液灌流治疗 ,采用廊坊产YTS -60爱尔炭肾 ,选择股静脉双腔管建立血液通路 ,以肝素做抗凝剂 ,血流量为 1 70~ 2 0 0ml/min,6例严重者灌流 2次 ,两次灌流时间间隔 2 4h ,其余灌流 1次。结果 血液灌流对控制抽搐发作 ,促使神志清醒 ,缩短病程 ,降低酶学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时并用血液灌流对清除血中毒鼠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温浴时间对O型血产妇抗体效价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抗人球蛋白法倍比稀释产妇血清,测定并比较在10,20,30,40,50,60 min温浴时间点上的实验结果。结果温浴时间在30,40 min实验结果与60 min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温浴时间缩短至30或40 min结果稳定,可获得同样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γ射线辐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实验设PC-3P肿瘤细胞对照组、单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照组、照射和未照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组,照射剂量为1Gy,吸收剂量率为17Gy/min。利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双染色法和MTT比色法,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PC-3细胞的杀伤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照射后体外培养至144h有大量细胞死亡,存活细胞明显少于未照射组,培养至240h时,照射与非照射组中存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减少,但是在照射的各组中减少更为明显。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PC-3肿瘤细胞共培养时,照射组在培养至96h时,γ射线照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杀伤活性明显增加。结论:γ射线辐照对某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损伤作用,但是γ射线辐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