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真皮重建膝交叉韧带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8年至1991年,采用真皮重建膝交叉韧带6例,效果满意。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38岁,平均31岁。左侧4例,右侧2例,手术距受伤时间最长6年1个月,最短2个月,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同时伴有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术后随访时间最长4年,最短1年3个月,平均2年2月。均为车祸或外力撞击胫骨上端所致。术前都有膝关节疼痛和膝松弛、旋转不稳,抽屉试验阳性。结果:术后患膝伸屈功能正常4例,基本正常2例,抽屉试验阴性5例,好转1例。日常行走、上下楼梯等均无不稳定感,胜任原工作,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褥疮的临床治疗有一定困难,本组采用不同部位的转移皮瓣治疗17例43处疮面,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外伤截瘫5例;多发创伤并骨盆骨折3例;胸椎结核并截瘫2例;蛛网膜炎2例;脊髓肿瘤术后截瘫2例;硬膜外脓肿2例;脊髓贯通伤1例.褥疮分布:骶尾部4例,双侧坐骨结节2例,双髋4例,双髋并骶尾部4例,双髋并骶尾双足跟双膝部3例.受皮区疮面16×18cm~2~5×8 cm~2.供皮面积17×24~5×8cm~2疮面Ⅰ期愈合17处,Ⅱ期愈合11处.Ⅲ期愈合15处.供皮区创面Ⅰ期愈合21例,Ⅱ期愈合12例,Ⅲ期愈合7例。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都在应用带血管游离皮瓣移植,采用部位多是髂腹部、胸部及足背部等区域的皮肤,因此、对上述部位的皮下浅动脉、静脉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国内结合临床应用对髂腹股部的皮下浅动、静脉的解剖观察也有一些报导,为了积累一些资料,我们对髂腹股部的皮下存在的两个闭合动、静脉系统即腹壁浅动脉、静脉和旋髂浅动脉、静脉进行了解剖观察:前者主要供应下腹部的皮肤、后者主要供应髂股部皮肤,而这两者之间有许多交通支相连。这一区域成为应用带血管的髂腹股部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皮肤损缺一个应用广泛的取皮区。我们亲自解剖了50例进行观察,现简报导之。  相似文献   
4.
临床应用激素已很普遍,但长期大剂量应用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逐年增多,本文介绍一组与使用激素有关的骨缺血性坏死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8例病人,77年以前3例,77年5例、共计男性2例,女性6例,年零21—54岁。发病部位为股骨头11个(双侧者3例),肱骨头2个(其中一例双侧股骨头合并一侧肱骨头;另一例单侧股骨头合并一侧肱骨头);原发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脊髓神经系统感染5例。应用激素治疗以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强地松为主,采用口服加静脉滴入途径,  相似文献   
5.
血管吻合后放松血管夹,吻合口间隙,常有大量渗血,Mclesn和Buncke<1973>介绍用硅胶膜色绕吻合口周围1.3期其自然仃止,如无效再补充缝合1—2针外膜。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缝合时容易刺入对侧血管壁或者将过多的内膜折叠入血管腔影响血流,另外损伤血管內膜在晚期可有血栓形成。为此作者利用24只小白鼠的双侧股动脉;一侧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对重度手部烧伤病人采取早期焦痂切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但仍有不少病人由于处理不当形成手部挛缩畸形需要整形治疗,本文就近十年收治的148例手部挛缩畸形的病人治疗总结如下: 一、资料: 男性105例,女性43例,1—10岁者83例,11—20岁者36例,21岁以上者29例。致伤原因与部位: 烧伤77例,烫伤42例,电击伤13例,化学伤16例。左手62例,右手70例,双手者16例。单纯手部挛缩者103例,合并其他部位挛缩者45例。治疗时间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组采用下腹部筋膜皮瓣与髂腹部带髂骨综合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撕脱伤及瘢痕创面合并骨不连接的病人。男性10例,女性4例,均为青壮年,其中新鲜撕脱伤7例,组织坏死感染创面3例,瘢痕创面2例,瘢痕创面合并骨不连接2例,共14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例1、男,24岁,工人,三年前右前臂被扎花机压伤,桡骨下1/3骨折,尺骨粉碎性骨折,软组织不规则撕脱伤,清创术后感染,取出尺骨粉碎骨片,伤口愈合,前臂内旋畸形,X片见桡骨畸形愈合,尺骨缺损5 cm,前臂尺侧瘢痕创面15×5 cm~2,在臂丛加硬膜外麻醉下,切除前臂瘢痕,暴露  相似文献   
8.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下简称髁上骨折)常伴有严重错位,肿胀,剧痛,整复固定困难,手法复位肘关节呈锐角屈曲以达到骨折复位稳定,但肘部血管易受压迫影响肢体血运,以致造成前臂缺血性挛缩,手法复位经皮肤克氏针稳定骨折复位,可防止骨折远端旋转移位,保证伤肢正常血运,本科近年选用此法治疗伸直型髁上骨折29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儿童血源性骨髓炎基本上获得有效的治疗,但是由于早期诊断的困难及治疗的延误,国内外文献报道病残率仍较高,为此将诊断,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骨血液循环与病因关系儿童骨髓腔与骨干的血液供应是由骨干的滋养动脉供给,而骨骺是接受滋养动脉的分支。细菌性血栓导致骨干血管的栓塞,造成骨小梁栓塞性周围炎症,局部瘀血肿胀,体液的压力导致局部缺血性骨皮质剥离,骨皮质与血管的连接受到干扰,皮质缺血性剥离造成骨皮质坏死。大部分病灶,早期发生在干骺端,同时引起骨骺轻度的炎症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