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切口痛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探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的可能性,为临床提供超前镇痛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50只Wistar大鼠进行实验。将40只Wistar大鼠建立左后趾部切口痛大鼠模型,并于术前30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地佐辛、氯诺昔康、地佐辛+氯诺昔康,分别设为切口痛模型组、地佐辛组、氯诺昔康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并选用正常大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记录各组大鼠的累计疼痛评分、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脊髓环氧化酶-2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地佐辛组、氯诺昔康组以及切口痛模型组大鼠累计疼痛评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口痛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地佐辛组以及氯诺昔康组累计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脊髓环氧化酶-2水平均降低(P0.01),其中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地佐辛和氯诺昔康的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减轻切口痛模型大鼠的创伤疼痛,其机制可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脊髓组织环氧化酶-2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3.
4.
5.
1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涎腺表现蔡业军,张毅颖,王金保,王松灵一、临床资料18例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61~68岁,平均65岁。为1993年5月至1995年5月北京医院内科就诊患者,按WHO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无其它全身性疾病。18例均经首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缺氧状态下,脂肪细胞脂代谢的变化.方法 缺氧[1%氧(O2)、94%氮(N2)、5%二氧化碳(CO2)]处理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Western-blotting观察不同时间点激素敏感型脂肪酶(HSL)、磷酸化HSL、磷酸化AMPK、脂肪酸合成酶(FAS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收集培养液上清酶法测定甘油,分光光度法测定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ATP脂肪细胞代谢产物.结果缺氧降低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ATP的产生;增加甘油及游离脂肪酸含量;激活AMPK,抑制FASN的蛋白表达,但缺氧对HSL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缺氧使脂肪细胞脂解增加,FFA水平升高.提示缺氧可能在肥胖炎症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良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CCI组、改良CCI组和sham组(即假手术组),分别在手术前(0 d)及术后2、4、6、8、10、12、14 d记录大鼠足底热痛潜伏期(热痛阈)变化和大鼠的行为学改变.结果:传统CCI组和改良CCI组均出现痛过敏现象,但改良CCI组痛过敏稳定、持久,自噬现象较传统CCI组少.结论:改良CCI模型稳定、可靠,减少了自噬行为所带来的感染风险,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尤其是免疫机制提供了更合适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髓补体C3蛋白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25)仅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30)制备坐骨神经CCI模型;补体C3蛋白抑制剂眼镜蛇毒因子组(CVF组,n=30)坐骨神经结扎后第4天尾静脉注射CVF 50 μg/kg.S组和CCI组在上述相应时点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后3、7、11、14 d,S组取5只大鼠,CCI组和CVF组各取6只大鼠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及脊髓补体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相比,CCI组和CVF组术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脊髓补体C3蛋白水平升高(P<0.01);与CCI组相比,CVF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脊髓补体C3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脊髓补体C3蛋白可能参与坐骨神经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后,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10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Ⅰ组,不对导管进行任何处理),液体石蜡处理组(Ⅱ组,导管前端10cm均匀涂抹石蜡油)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处理组(Ⅲ组,导管前端10cm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行择期手术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2例。试验组采用塑形后硬质纤维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原始角度硬质纤维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CT成像上气管测量角、传统困难气道评估指标、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不同时间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 RPP)及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两组CT成像上气管测量角、传统困难气道评估指标、气管插管时间及不同时间R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出现咽部疼痛3例,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13.64%,对照组术后出现咽部疼痛4例,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18.18%,两组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对硬质纤维气管镜行困难气管插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