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Ⅱ/RI)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缺血再灌注导致肠黏膜及远隔器官损伤,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自噬是机体应激条件下的防御调控机制,具有维持细胞质、蛋白质和细胞器稳态的功能。自噬机制复杂,由进化上保守的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 ATG)编码的蛋白质复合物以及多种信号分子、通路协同调控。研究发现,自噬参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因此,揭示自噬在Ⅱ/RI中的作用机制,可为Ⅱ/RI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全麻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50)。

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8~30 kg/m2,ASA Ⅱ或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PENG阻滞,设定罗哌卡因容量为20 ml,浓度由序贯法确定,初始浓度为0.375%,若神经阻滞20 min后,静息NRS评分较阻滞前下降≥2分且活动时NRS评分较阻滞前下降≥3分时,则视为阻滞成功,反之则视为失败,阻滞失败则下1例患者提高1个浓度梯度,阻滞成功则下1例患者降低1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0∶1.2,直至出现7个拐点。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及其 95%可信区间(CI)。记录PENG阻滞前(阻滞前)、阻滞后20 min和术后2、6、12、24 h静息和活动(被动抬髋15°)时NRS评分,术后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头晕等发生情况。

结果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行PENG阻滞的EC50为0.185%(95%CI 0.154%~0.213%)。无一例患者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并发症。

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PENG阻滞的EC50为0.185%(95%CI 0.154%~0.21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阐明其用于唇裂修复术患儿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选取60例行唇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地佐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患儿于手术切皮前给予0.25%罗哌卡因1.5mL行眶下神经阻滞,地佐辛组患儿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地佐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患儿于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5mg·kg-1,罗哌卡因组患儿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各组患儿年龄、体质量、麻醉和手术时间;记录苏醒、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及发生率、有无喉和支气管痉挛;记录术后2、4、6、8、12和24h CRIES 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年龄、体质量、麻醉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模式镇痛组和地佐辛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长于罗哌卡因组(P < 0.05),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均未发生喉及支气管痉挛。多模式镇痛组患儿术后2h CRIES评分最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地佐辛组患儿术后4h CRIES评分较术后2h有所升高,罗哌卡因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患儿术后4h CRIES评分低于地佐辛组(P < 0.05);多模式镇痛组患儿术后6h CRIES评分仍最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罗哌卡因组患儿术后6h CRIES评分较术后4h时有所升高,但与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8、12和24h CRIE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模式镇痛组患儿心动过速发生率最低,使用镇痛药例数最少,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儿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可有效延长患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唇裂修复术患儿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
椎板后阻滞(retrolaminar block, RLB)是一种新颖的脊柱旁阻滞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于胸部和脊柱手术的麻醉与镇痛。由于RLB操作既简单又安全, 有望代替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PVB)以满足围手术期的镇痛需求。超声引导下RLB不仅能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 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 还可以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文章通过对RLB的解剖基础、作用机制、超声定位方法、临床应用及其不足之处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continuous adductor canal block,CACB)的两种给药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镇痛效果及早期活动的影响。方法接受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7例,男13例,女54例,年龄18~85岁,BMI 18~30kg/m~2,ASA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恒速输注给药组(A组,n=34)和间断给药组(B组,n=33)。术毕行超声引导下CACB,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20ml。两组均连接电子输注泵行术后镇痛,镇痛泵配方为0.2%罗哌卡因240ml。A组恒速输注5 ml/h;B组自动给药每次5ml,间隔时间60min。两组单次按压剂量5ml,锁定时间30min,持续输注48h。记录术后不同时点镇痛泵用药总量、地佐辛使用量、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屈曲角度和步行距离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置管处渗血渗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12、24h镇痛泵用药总量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48h地佐辛使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术后24、48h膝关节屈曲角度明显大于A组(P0.05),术后48、72h步行距离明显长于A组(P0.05)。两组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CB用于TKA术后镇痛,与恒速输注给药方式比较,间断给药的输注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同时不增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肺超声评分(LUS)评估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与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通气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男6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VCV通气模式组(V组)和PCV-VG通气模式组(P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常规麻醉诱导,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VT 7 ml/kg,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FiO2 40%。采用床旁肺超声评估患者双侧肺部共12个区域的LUS。记录入室时(T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20 min(T1)、建立人工气腹后30 min(T2)、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5)的LUS评分。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记录T1、T2、气腹后1 h(T3)、手术结束时(T4)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Pmean)、动态肺顺应性(Cdyn)、VT。记录术后3、7 d内PPCs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T5时P组整体、前部、外侧、后部、左肺、右肺、上肺及下肺LUS明显降低(P<0.05);T2时V组整体及部分区域(后部、下肺及右肺)LUS明显降低,T5时V组整体及部分区域(外侧、下肺及左肺)LUS明显升高(P<0.05)。与V组比较,T1、T2、T5时P组整体及各区域LUS评分均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T1、T5时PaCO2明显降低,T1—T4时Ppeak明显降低,Pmean、Cdyn明显升高,T4时Pplat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内P组PPCs发生率明显低于V组[4例(10%)vs 11例(28%),P<0.05]。
结论 LUS能够显示手术期间PCV-VG模式和VCV模式下肺通气的非均匀性和体位性变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下,PCV-VG模式明显改善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肺通气及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患儿手术量的增加,全麻机械通气中呼吸管理成为了重点。患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传统机械通气设置易发生容积伤、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和术后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患儿预后。应用小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在降低肺损伤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同时会引起肺不张的发生。肺开放通气策略的实施在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的同时,亦能降低术后肺不张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患儿中应用此策略尚无统一共识,本文对近年来涉及肺开放通气策略在患儿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为患儿围术期实施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68岁,身高168 cm,体重53 kg。因双下肢无力伴大小便失禁9月余入院。患者9月余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后逐渐出现二便控制能力下降、双下肢肌力逐渐减至0级。背部疼痛剧烈,不能翻身,睡眠障碍。患者腰椎磁共振检查提示椎体多发转移癌(T 7-9,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胸椎...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病,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患者术后常伴有严重疼痛而影响术后康复。周围神经阻滞可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锻炼,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具有明显优势和广泛应用前景。目前,临床上有多种神经阻滞方法可给患者提供更优的镇痛方案。本研究围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相关解剖知识,以及股神经阻滞、收肌管阻滞等几种神经阻滞方法的解剖特点、临床运用及局限性等方面予以综述,以便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优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操作导致的局部炎症和神经刺激所引发的术后疼痛是该类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目前用于术后镇痛的主要有各种类型的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局部麻醉喷雾及局部浸润麻醉。舌咽神经是支配扁桃体和扁桃体周围感觉的主要神经,因此阻滞该神经可以达到镇痛的目的。关于舌咽神经阻滞(GNB)减轻扁桃体术后疼痛的研究近年逐渐增多,现针对该技术的镇痛原理、阻滞方法、镇痛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