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关键在于抗栓治疗。传统中医在冠心病治疗中亦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加用中药丹红注射液及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为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提供了更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胃癌患者40例的癌组织、距原发灶5cm以上切缘组织和正常胃组织标本10例进行IGF-Ⅰ、IGF-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①胃癌组织中IGF-Ⅰ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对照组(P<0.05);切缘组织和对照组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中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侵及全层组与侵及全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胃癌组织中IGF-Ⅱ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对照组(P<0.05).切缘组织和对照组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中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侵及全层组与侵及全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Ⅰ、IGF-Ⅱ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且均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在胃癌中IGF-Ⅰ、IGF-ⅠR及IGF-Ⅱ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取原发胃癌组织、距胃癌组织5cm以上癌旁组织的标本共计40例和胃溃疡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胃组织的标本共计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表达,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IGF-Ⅰ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0.05)。PTNM分期中Ⅰ~Ⅱ期低于Ⅲ~Ⅳ期(P<0.05);淋巴结阴性组低于淋巴结阳性组(P<0.05);未侵及全层组低于侵及全层组(P<0.05)。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0.05)。PTNM分期中Ⅰ~Ⅱ期低于Ⅲ~Ⅳ期(P<0.05);淋巴结阴性组低于有淋巴结阳性组(P<0.05);未侵及全层组及侵低于全层组(P<0.05)。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IGF-Ⅱ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0.05)。PTNM分期中Ⅰ~Ⅱ期低于Ⅲ~Ⅳ期(P<0.05);淋巴结阴性组低于有淋巴结阳性组(P<0.05);未侵及全层组低于侵及全层组(P<0.05)。结论 IGF-Ⅰ、IGF-ⅠR、IGF-Ⅱ的显著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张兵  王英霞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393-1396
目的:探讨改良传统下睑袋整形术式,摒弃传统眼袋术式中去除正常组织的方法,利用眼袋切口提升中面部,尽量达到术后自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方法:沿用传统的外切眼袋入路,眶隔浅层剥离,释放眶隔脂肪填充下眶缘沟,递进式提升眶区下垂软组织,保留眼轮匝肌折叠并固定,去除多余皮肤缝合切口,术后加压包扎24h。结果:95例术后回访基本满意,术后2例为二次眼袋手术的病例,双眼出现睑球分离现象,l例出现单侧睑球分离现象。分析原因为反复眼袋手术损伤后,眼轮匝肌瘢痕挛缩及下睑缘张力下降所致,重新按修复手术加固后壁防止粘连;外眦锚着术收紧下睑缘使其张力加强后均得到满意改善。结论:该术式尽量保留了正常组织不被去除,膨出的脂肪添加在凹陷的下眶缘沟处,提升后的眼轮匝肌被叠加利用,因此也称加法术式,术后外观自然效果明显;并发症减少,“递进”式中面部提升确保了提升效果,顾客满意度很高。  相似文献   
7.
张兵  王英霞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492-1494
目的:探讨通过鼻部局部亚单位的综合调整达到整体鼻型的完美统一效果。方法:鼻小柱最窄处切口,联合鼻翼缘切口,利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硅胶片、异体真皮补片,分别对鼻背、鼻头,鼻小柱、鼻中隔进行逐一调整手术,观察效果满意后缝合皮肤切口,后加压包扎72h。结果:本组58例除1例鼻翼感染,1例术后鼻小柱切口瘢痕明显外,其余恢复都较满意。结论:分段鼻整形是通过对鼻部的局部的修饰处理,来达到整体的完美统一的效果,使术后效果改善更明显、外观更自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简单易行、手术损伤小、便于操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取新鲜无花果叶适量,洗净擦干,切碎捣烂,置瓷碗中,加适量食醋调成稀泥状,敷于患处,待药干后更换。  相似文献   
9.
快速医用粘合剂ZT胶的应用及护理刘玉彩1王英霞2(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1临沂市276001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2)关键词ZT胶;粘合;用法;护理西安化工研究所医用胶研究室研制的快速医用粘合剂—ZT胶,用于各种手术、创伤伤口的粘合。现将我们应用方法和...  相似文献   
10.
王英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3,(20):39-39,127
目的:观察川芎嗪、胞二磷胆碱、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RI)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11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应用川芎嚷、胞二磷胆碱和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川芎嗪、胞二磷胆碱,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有效率为79.6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胞二磷胆碱、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