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总结我院 11年间剖宫产时子宫切除临床资料 9例 ,并就其手术指征及如何降低其发生率进行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从 1988年 3月至 1999年 3月我院剖宫产时子宫切除共 9例 ,占同期剖宫产 2 .95‰ ,占同期分娩的0 .74‰。年龄 2 4~ 38岁 ,平均 2 9.7岁。产次 :初产妇 8例 ,再次剖宫产 1例。首次妊娠 1例 (子宫肌瘤剔除后妊娠 ,剖宫产时发现再发多发性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 )。其它均为 3次或 3次以上妊娠。孕周 :1例 35周死胎 (胎盘早剥 ) ,其它均足月产。 1例前置胎盘患者新生儿死亡 ,其它 7例获正常新生儿。子宫切除原因 :胎…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最常用的手术之一,按开始行剖宫产术与分娩发动后破膜的关系,分急症期与择期剖宫产两大类。前者是指宫缩开始或胎膜早破后临时决定的手术,有关急症剖宫产国内文献报道不多,现将我院65例急症剖宫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199...  相似文献   
4.
63例宫颈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宫颈腺癌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63例宫颈腺癌进行分析,占同期宫颈癌的4.65%,并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宫颈鳞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7岁,绝经后患者占55.6%.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白带增多.其中Ⅰ期17例,Ⅱ期33例,Ⅲ期13例.20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43例采用放射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收治的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比例从80年代的3.5%(38/1087)上升至90年代的7.36%(34/462),其5年总的生存率为56.9%(33/63-5),低于同期宫颈鳞癌5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50%;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6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0%,而行全宫切除的同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9.3%,但二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宫颈肿瘤≥4cm和<4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4.3%(12/35)和60.7%(17/28)具有明显差异(P<0.05).Ⅰ、Ⅱ期5年生存率62%(31/50),而Ⅲ期5年生存率为7.7%(1/13),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宫颈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式关系密切.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宫颈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青藤碱的透皮吸收研究方法 ,比较青藤碱渗透小鼠皮肤、裸鼠皮肤、家兔皮肤、大鼠皮肤、猪耳皮肤及人体皮肤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 :青藤碱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 ,计算透皮速率常数J,比较青藤碱渗透上述 6种实验皮肤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 :青藤碱透过 6种皮肤的透皮速率常数分别为 46 6 7± 16 35、40 34± 8 40、17 6 0± 9 46、2 3 71± 8 79、44 5 6± 11 2 7、38 33± 13 81。结论 :青藤碱对 6种皮肤的渗透性 ,以裸鼠及猪耳皮肤的透皮速率常数与人体皮肤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单用及联合阿霉素(ADM)对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GEN(8、15、30、60μg/mL)和阿霉素单独及联合与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体外共培养48、72 h,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IR),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结果:MCF-7/ADM细胞相对敏感株MCF-7/S的耐药倍数48 h为117.15倍、72 h为54.42倍。当GEN单独作用后可抑制MCF-7/ADM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25μg/mL GEN联合阿霉素对MCF-7/ADM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阿霉素(P<0.01),其逆转倍数为7.53倍。结论:GEN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生长,联合阿霉素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GEN能够逆转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人异黏蛋白(metaherin,MTDH)m RNA及其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保存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TDH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为10例),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7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MTDH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MTDH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MTDH m RNA(8.50±0.84比4.55±0.81,t=10.797,P=0.000)及其蛋白(0.65±0.24比0.25±0.16,t=6.375,P=0.01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在7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42例MTDH蛋白呈阳性表达(58.3%),30例呈阴性表达(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乙肝性相关性肝癌患者中,Edmondson分级为Ⅲ级(OR=4.783,95%CI:2.663~11.918,P=0.020)、有微血管浸润(OR=37.790,95%CI:2.227~99.434,P=0.005)及有淋巴结转移(OR=7.332,95%CI:3.325~30.669,P=0.023)均与MTDH蛋白的阳性表达有关。结论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存在MTDH m 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且MTDH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及PCNA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HIF-1α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中不表达;在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5.0%(11/20),浸润性乳腺癌中为85.0%(51/60);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状态有关(P<0.01)。乳腺癌中PCNA高表达率为75.0%(60/80),其中导管内原位癌中为65.0%(13/20),浸润性癌中为78.3%(47/60)。乳腺癌中HIF-1α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693,P<0.01),与导管内原位癌中MVD亦呈正相关(r=0.682,P<0.05),与浸润性癌中MVD无相关关系。结论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形成、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相关,提示HIF-1α对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增殖、血管形成、生长和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下收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EVLT)的优势,并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太和医院80例采用EVLT及10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及10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EVLT组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发热、疼痛及皮下硬结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结论EVLT组与传统手术组疗效相当,但与传统手术组相比.EVLT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无手术疤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脂肪瘤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尤以皮下脂肪层最多,但位于子宫却罕见。本院自1954年~1990年共收治子宫肌瘤1669例,而子宫脂肪瘤仅此1例(0.6‰),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主因月经量多1年,近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而求治。妇科双合诊发现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质硬,形态欠规则,宫体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