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已经成为医院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1a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广泛通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ytotoxic T-cell lymphoma,CTL)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共计134例C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EB...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孤立性肺结节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采用普通X线摄影与低剂量CT随访4个月,以穿刺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普通X线摄影与低剂量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随访价值.结果 穿刺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肺癌50例(55.56%)、肺炎性假瘤33例(33.67%)...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1年3月至1992年2月间麻醉药品处方进行调查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全年每月的一日处方,使用美国索生公司的Supercalc 3微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全年处方共计19315张,麻醉药品共6种,处方总数402张,使用率为2.08%;(2)六种麻醉药品处方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度冷丁223张(55.47%),复方桔梗片79张(19.56%),可待因40张(9.95%),强痛定33张(8.21%),芬太尼25张(6.22%),吗啡2  相似文献   
6.
<正>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为省级综合性医院,拥有近1000张床位,平均每年处方量约32万人次。本文就该院1987年至1992年6 a间所使用的6种麻醉药品的消耗量进行统计,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进行分析,以掌握6 a来麻醉药品用量的消长趋势。结果表明:(1)平均每年消耗量(x±s)依次为杜冷丁23270±s 3825.26 DDD,可待因4800±s 1496.66 DDD,复方桔梗片3016.67±s 677.17 DDD,强痛定2450±s 398.37 DDD,芬太尼2050±s 624.31 DDD,吗啡204.67±s93.37 DDD。(2)以1987年为参比,各种麻醉药品用量的消长趋势是:复方桔梗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非麻醉性镇痛药因其不改变心理过程,无严重依赖性,对任何来源的轻度疼痛都可能有效,因而广为临床应用。然而其潜在的依赖性,很容易引起滥用,特别是去痛片(Somedon)和APC已有不少关于其产生依赖性的报道。此类药品市场销售,容易获得,具有很大的滥用倾向。据了解我区许多地方的农民滥用去痛片。为此,我们对去痛片和APC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其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3种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人286例,术前通过细针穿刺明确或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疾病、累及双侧腺叶的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及Graves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A组(入喉点入路,97例)、B组(气管食管旁沟入路,96例)、C组(甲状腺下动脉入路,93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3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 vs. B组vs. C组:1.0% vs. 2.1% vs. 5.4%(下同),P=0.158]及术后住院时间[(2.6±0.5)d vs. (2.5±0.7)d vs. (2.6±0.5)d,F=0.724,P=0.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B组少于C组[(10.1±7.2)mL vs.(12.0±10.0)mL vs.(8.3±7.5)mL],其中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A、B组均短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16.6)min vs.(93.2±13.3)min vs.(103.9±15.0)min,P<0.05]。 结论 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存在优势,可优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锯齿状病变代表一种异源性病变,其中一些具有恶性潜能。进一步明确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广阔思路。 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切除的788例结肠息肉病变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按不同的检测方法确定每种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变的比例通过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HP)占息肉总数比例较高(508,64.6%),好发于远端结肠(381,75.1%),多数伴有急性、慢性炎反应(330,64.9%;178,35.1%);而在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sessile serrated adenoma,SSA)(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传统性锯齿状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TSA)具有较多以下特征如伴发急性炎反应,平滑肌束长入固有层。以及临床特征中传统锯齿状腺瘤、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伴异型增生中BRAF检测阳性44(62.8%)、19(35.2%);而且有肠病恶变的患者中(TSA)比例较高42例及随访健康的患者中(HP)比例较高49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8,P<0.05) 结论锯齿状病变仍是一种在基因水平认识不足的综合征,而且与结肠腺癌的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无从论证。因此,临床病理工作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在需要每年检查结肠镜的患者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子宫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一种少见的肿瘤.HE染色呈透明或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是以黑色素和肌源性标志物共同表达为主要特征, 近年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1,2],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主要见于肾、肺、肝[3],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子宫体PEComa,进行光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