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祥琨  江波 《安徽医学》2019,40(12):1356-1358
目的探讨单纯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299例单纯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门诊随访,分析术后瘘管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299例患者中,术后瘘管形成67例,发生率为22.4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后未规范性应用抗菌药物、吸烟人群在术后瘘管形成的概率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术后瘘管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12),而术后规范性应用抗菌药物则是一项独立的保护因素(OR=0.371)。结论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予以规范性抗菌药物治疗,是预防瘘管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性别是术后瘘管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疝囊横断法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EP,观察组(40例)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法,对照组(42例)术中完全剥离疝囊,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记录术后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疝囊横断法在TEP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完全剥离疝囊法,可缩短手术时间与疝囊剥离时间,患者术后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混合痔患者行吻合器切除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的建立.方法 选取行吻合器切除术混合痔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分为疼痛组(n=23)和非疼痛组(n=177),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嗜酒、饮食不良、锻炼、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高血压、出血、混合痔数量、便秘、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混合痔Ⅲ期或Ⅳ期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ms方程包和R(R3.5.3)应用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应用校正曲线和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其预测准确性,采用Bootstrap法和caret软件包对所建列线图模型加以内部验证.结果 吸烟、嗜酒、高血压、便秘及混合痔Ⅲ期或Ⅳ期是混合痔患者行吻合器切除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基于此5项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AUC为0.815(95%CI为0.791~0.837),校正曲线结果差异较小,表明该风险预测模型精准度和区分度较好.结论 吸烟、嗜酒、高血压、便秘及混合痔Ⅲ期或Ⅳ期是混合痔患者行吻合器切除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发生慢性疼痛有较准确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  相似文献   
4.
王祥琨  江波 《安徽医药》2019,40(12):1356-1358
目的 探讨单纯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299例单纯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门诊随访,分析术后瘘管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299例患者中,术后瘘管形成67例,发生率为22.4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后未规范性应用抗菌药物、吸烟人群在术后瘘管形成的概率更高(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术后瘘管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12),而术后规范性应用抗菌药物则是一项独立的保护因素(OR=0.371)。结论 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予以规范性抗菌药物治疗,是预防瘘管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性别是术后瘘管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