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1年4月收治1例左侧孤立肾合并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提示患者同时合并罕见的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变异。经术前充分评估,考虑患者解剖变异较大,为避免术中重复肾盂及输尿管损伤,笔者为患者行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充分游离左肾动脉,精准阻断肾下极供应血管,行根治性肾部分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手术时间为80min,术中出血量为30ml,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顺利出院。孤立肾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病例罕见,需进行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经腹膜后入路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中解剖精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临床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及相关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坐浴、中药穴位敷贴、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治疗、尿道灌注等疗法,认为由于前列腺特殊的解剖位置,中医外治法既操作简便又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便于药物的吸收,具有辨证论治灵活、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抗药性、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益肺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疗法(MAB);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补益肺肾、化瘀解毒方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生存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体力状况、生活质量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PSA有明显上升,Karnofsky评分降低,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中医症状评分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PSA与治疗前比较,上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明显升高,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上各项包括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13例,平均生存期24.1月;对照组患者死亡15例,平均生存期19.7月。结论:中药补益肺肾、化瘀解毒方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可减少西医治疗的副作用,稳定PSA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患者共45例,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贴于神阙、关元及中极等穴位,每24h更换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中医辨证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NIH-CPSI评分、中医辨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疼痛症状及放射痛症状改善明显(P0.05)。NIH-CPSI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0.0%和77.8%。整个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琥珀导赤汤联合膀胱药物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湿热型IC/BP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最终2组各完成33例。对照组采用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灌注液配制:将37 500 U低分子肝素钠、10 mL 2%利多卡因、10 mL 5%碳酸氢钠用0.9%生理盐水配制成50 mL的混合液),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导赤汤颗粒剂口服,1剂/d,分上午、下午冲服。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腔痛和尿频/尿急患者症状(PUF)评分、O'' Leary 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CSI)及问题指数(ICPI)、尿源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PUF评分、ICSI及ICP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尿源N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结论:单用膀胱药物灌注或膀胱药物灌注联合琥珀导赤汤治疗均能显著改善IC/BPS患者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方案,其机制与显著降低尿液和膀胱壁中N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