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妊娠期行心脏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7例生理妊娠12~27周合并重症心脏病患者,充足的术前准备和积极的心理沟通,术后使用黄体酮且尽量减少各种检查和护理操作对腹部的刺激,防止子宫收缩,严密监护,预见性观察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结果 1例Ⅰ型ADAA孕妇于术后27h后发生室颤抢救无效,母婴死亡;其余6例康复出院,且无胎儿死亡,随访2年,顺利产下4女2男健康婴儿。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胎心及保胎治疗,预防心律失常,加强气管插管管道的管理,预见性观察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是保证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模式对100例心脏手术后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00例心脏手术后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PDCA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为(95.3±1.6)分,高于对照组的(88.9±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模式对心脏手术后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并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依据监护大数据精准防护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23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发生消化道并发症26例,包括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麻痹、应激性胃肠溃疡出血、肠缺血坏死,依据监护大数据对其实施精准护理。结果 97例顺利痊愈出院;26例发生消化道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8~145 h,住ICU时间87~281 h,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监护大数据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获得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探索心外ICU床头交接班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制订了具体的交接班内容、时间和流程,通过我们反复的实践,我们提出了适合心外ICU更加合理、合法、高效的床头交接模式,全面提升了我院ICU的服务水平和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使我们的护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心脏病患者手术后监护是患者康复的重要过程,监护中常出现焦虑和恐惧而引发的躁动和非计划拔管等影响患者康复的不良事件,更为严重的是经过术后监护患者已转出ICU后,出现感染、心衰、窒息等,造成患者二次入住监护室[1],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和医院的床位周转率[2-3].我院监护室自2009年8月~2011年7月对2566例住院并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实施"双访视",降低了患者入住监护室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转出ICU后患者的二次入住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11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术前为了减少穿刺等治疗引起的出血,各项操作和检查均集中进行,并且操作轻柔,静脉输液用留置针。术后重点观察手术切口及引流管周围有无出血和渗血,发现出血和渗血并及时加压包扎止血;术后1~9h专人挤压胸腔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量和颜色的变化;在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同时快速输注血小板,观察输血反应及止血效果;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四肢末梢循环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护理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重症救治及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成功实施急诊手术后入住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的1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的61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心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目标导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CSICU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CSICU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肾衰竭、脑血管意外、恶性心律失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导向护理可有效缩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CSICU住院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促进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