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芳香烃受体与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香烃受体(AhR)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可介导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包括致癌性),还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信号转导、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芳香烃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起促进作用,其中AhR与ER的抑制性交互应答可能解释为什么化学致癌物为主导致的乳腺癌仍为激素敏感性乳腺癌。以AhR为靶点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为临床试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甲地孕酮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期和复发乳腺癌目前主要采用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因其疗效高而副作用低被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随着近年来三苯氧胺的广泛应用.使得治疗后复发且对三本氧肢无效或耐药的乳癌数量逐渐增多;相反,孕酮由于作用机制和三苯氧胺不同,加大剂量时疗效有提高,已成为进展期乳腺癌的第二线内分泌治疗药物「门。本组观察了经大剂量甲地孕酮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晚期乳腺癌(女性)共24例,其中2例原发,22例术后复发,均无手术和放疗指证,平均年龄61.9(40~89)岁,生活质量指数(KPS)≥40,预期生存…  相似文献   
3.
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依据。方法 :比较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和5 -氟尿嘧啶 +亚叶酸 +奥沙利铂 (FOLFOX4)方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 ,并以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卡培他滨组与FOLFOX4组疗效相近 ,分别为30. 3 %、38. 9 % (P>0. 05 ,X2=0. 45) ,病灶稳定率分别为42 5 %、32. 4 % ,而每个疗程住院天数卡培他滨组明显少于FOLFOX4组 ,分别为8 5天、25. 3天 (P=0.000) ,且每个疗程医疗总费用卡培他滨组也明显低于FOLFOX4组 ,分别为5941 7元、13304. 6元 (P=0 001)。经费用结构分析显示 ,与卡培他滨组比较 ,FOLFOX4组的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增加都非常明显 (P=0.001) ;不良反应发生率卡培他滨组也较低。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卡培他滨口服方案优于FOLFOX4方案。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预防阿霉素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地塞米松在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本课题对家兔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雷蕾  王晓稼 《肿瘤学杂志》2011,17(10):721-726
美国第47届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于2011年6月3~7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全文对大会在乳腺癌的研究,如新辅助治疗中多种靶向药物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探索、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晚期解救治疗中抗Her-2靶向治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新药研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改善免疫功能和晚期肿瘤患者恶液质等抗肿瘤作用,在治疗老年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晚期肝细胞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随着沙利度胺抗肿瘤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更多的临床研究开始关注沙利度胺对非血液系统肿瘤的作用,尤其是其在治疗高危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和难治性妇科肿瘤的挽救治疗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自噬及凋亡的作用,为苦参碱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苦参碱(终浓度为0、0.5、1、1.5、2、2.5、3 mg/mL)处理乳腺癌Bcap-37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leaved PARP和Lc3b-Ⅰ/Lc3b-Ⅱ蛋白表达水平。苦参碱联合氯喹(chloroquine)(自噬抑制剂)处理Bcap-37细胞24 h后,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多组均数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均以P<0.01为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结果:苦参碱可显著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苦参碱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与苦参碱浓度成正比;经苦参碱处理后,Bcap-37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囊性小泡,经透射电镜扫描证实细胞发生自噬;Western-blot法检测到Cleaved PARP和Lc3b-Ⅱ蛋白表达均上调。苦参碱联合氯喹作用于Bcap-37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加强(P<0.01)。结论:苦参碱可显著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现象;自噬抑制剂氯喹可增强苦参碱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自噬现象是一种细胞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川楝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采用0、6.25、12.50、25.00、50.00和100.00 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和50 nmol/L处理72 h后,采用MTS法检测川楝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酶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和cleave-PARP表达.结果 川楝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P<0.01).川楝素作用48、72和96 h的半数抑制浓度(IG0)分别为9.32、16.96和122.37nmol/L.川楝素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P<0.01),阻滞细胞在S期(P<0.01).以0、12.50和50.00 nmol/L川楝素处理MDA-MB-231细胞72 h,其早期凋亡率分别为8.12%、20.85%和67.21%,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占32.69%、47.90%和61.2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减少,cleaved-PARP增多.结论 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S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9.
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应用的时机与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展期乳腺癌(MBC)的综合治疗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一般认为除了一些老年或进展缓慢的激素敏感患者可单独选择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或新药单药化疗是主要手段,抗癌新药紫杉醇、多西紫杉醇、NVB与DDP等组成的化疗方案有效率一般达45%~80%,希罗达更是由于其疗效确切、给药方便和安全等优势,常常成为医师和患者的第1选择,吉西他滨也于去年由美国FDA批准作为进展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可见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确实方案众多、疗效确切,但是目前临床上极大多数晚期乳腺癌患者是蒽环类和紫杉类经治的病例,后续的化疗耐受性差,更愿意接受有效、低毒和适合长期治疗的方案,其中内分泌治疗是最佳选择,况且一半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是激素依赖性。目前临床上还有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BRCA基因是家族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已经明确的有BRCA1和BRCA2,是否存在“BRCA3”是目前研究的热点。BRCA相关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或卵巢切除能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单纯保乳术不适用于BRCA相关乳腺癌,应该考虑行双侧乳腺切除或保乳术联合双侧卵巢切除。BRCA基因可能是某些人群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