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评估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细菌移位和生存之潜在影响。实验选用19~21g雌性Balb/C小鼠124只,在烧伤前5天通过尾静脉注射0.2ml的C3H/HeJ小鼠血液,引起中等程度  相似文献   
2.
选用75只雄性BALB/O小鼠随机分成4个烫伤组和4个假设烫伤对照组,烫伤组造成25%体表面积烫伤,各组在伤后1、3、5和8天取出脾细胞和脂多糖(LPS)2.5μg/ml培养5天,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测定抗肽聚糖多糖IgM(抗PGPS IgM)和总IgM水平,用ELISPOT法测定细胞培养中总的IgM分泌细胞(IgM-SCs),并且计算每个IgM-SC的总IgM和抗PGPS IgM,10~5细胞产生的抗PGPS  相似文献   
3.
选择了26名经CT或连续超声波检查怀疑有下腔静脉壁肿瘤浸润和血管内肿瘤栓子的病人进行血管管腔内超声波检查。26名病人中有11名肝癌;5名转移性肝癌;2名胆管腺癌;2名肾癌;2名肾上腺癌;2名胰腺癌;以及胆囊腺癌和十二指肠癌各1名。血管内超声波检查  相似文献   
4.
口腔医学教育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已从建国初期的很少几个口腔系发展为今天的近四十个口腔医学院、系。培养了大量的口腔医学高级人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国际牙医学的发展,目前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已不能适应“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需要,必须对现在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根据其内部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分化出各自的专业:即牙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并应以牙医学专业为主的教育模式,下面论述改革设想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牙周炎的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目前认为,人类的牙周炎是由菌斑作为抗原引起宿主一系列免疫反应的结果。大量的临床资料研究表明,牙周炎时,不仅在牙周组织内,而且在唾液中可查出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等体液免疫成分。因免疫学方法的研究特异性高,所以,研究宿主的免疫状态对牙周炎的病  相似文献   
6.
感染是导致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感染源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灼伤病房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通过比较两种糖肽类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疗效,寻求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碱烧伤初期局部处理,选用体重300g左右的SD大鼠,腹腔内戊巴比妥麻醉,上腹部作小切口于浅肌层下植入微小锑pH电极,将浸透2N NaOH溶液直径2cm的滤纸置于电极上方皮肤1分钟,建立碱皮肤损伤实验模型。伤后90分钟内,每间隔1分钟测定皮下组  相似文献   
8.
感染是导致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诸多感染源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灼伤病房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的检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3,4].本文通过比较两种糖肽类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疗效,寻求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创面棉拭培养和活检取自换药前、手术切痂前和植皮前。若术前和换药前72小时内不给予抗生素,且无发热(≥38℃)、寒颤、低血压或植皮失败(≥5%),可视为创面处理成功。血培养取自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和术后或换药后1小时,在处理烧伤创面前采用双盲、安慰剂控制的方法给予全身抗生素预防应用,当病人有脓毒症,特别是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和呼吸系统感染时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47例病人64次在切痂、植皮术或换药前的采样中采集69对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瑞金医院烧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和流行情况.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瑞金医院烧伤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血液、尿液、大便等标本中分离获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7株,铜绿假单胞菌52株,鲍氏不动杆菌11株.分析3年间该烧伤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情况;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对院内感染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是瑞金医院烧伤病房近年来的3种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而3年间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比例分别为77%(63/82)、85%(63/74)、75%(74/99).3年中MRSA的主要耐药模式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模式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曲南/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模式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3种细菌行RAPD同源性分析均为同一型别.结论 笔者医院烧伤病房存在多种院内感染病原菌,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对这些细菌流行的控制应成为院内感染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