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例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100min,术后住院6-8d,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佳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敏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44-1944
目的 探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6例胸部疾病的螺旋CT扫描后的图像后处理资料,并与常规CT对照.结果 后处理技术重建的图像清晰,解剖结构与病变的空间关系明确.11例复杂部位采用后处理图像能明确定位病灶;16例明确诊断;21例能提供病变细 节;32例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病变显示立体直观、重复性好、安全无创,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胃癌穿孔临床不少见,是晚期胃癌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发生率约为3%~10.5%,临床处理困难,预后差。其发病率低于合并梗阻、出血。胃癌穿孔远较溃疡穿孔棘手,给外科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1998~2001年间收治20例胃癌穿孔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与十二指肠憩室的关系.方法 利用X线钡餐透视观察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组、胆囊胆固醇结石组、胆囊息肉样病变组及对照组(非胆胰系统疾病)患者十二指肠憩室的发生率,并结合十二指肠镜的检查结果对钡餐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率达37%(26/71),而其余3组显著低于前者(χ2=9.86,8.39,11.64,P<0.05).十二指肠镜与钡餐检查结果吻合率达76%(13/17).结论 十二指肠憩室是导致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上升到女性癌中的第二位,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更新,Fisher的乳腺癌生物学理论取代了经典的Halsted理论,手术切除的范围总体上出现了缩小的趋势,女性乳腺癌患者不仅要求疾病得到治疗,还希望保存乳房外形,以免遭受因乳房缺失所带来的精神创伤。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以手术为主题、放疗为基础,辅佐以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内容的综合治疗。在提高生存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持患者良好的乳房美容和心理状态。彻底切除肿瘤及保证患乳的美容效果是其基本原则。手术包括乳腺原发肿瘤的切除和腋窝淋巴结的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浆、胆囊组织中胃动素的含量,探讨他们在胆石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实验对象为本院普通外科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住院胆囊结石患者(36例),胆囊息肉患者(14例),正常对照组为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10例),正常胆囊组织提供者为肝移植的供体胆囊(7例)。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radjoimmunoassay,RIA)测各组每个患者的空腹静脉血,胆囊组织中胃动素的含量。结果胆囊结石患者血浆中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胆囊息肉组(P〈0.05)。胆囊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胆总管结石组与正常对照组和胆囊息肉组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增高趋势明显。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组织中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胆囊息肉组(P〈0.05)。胆囊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血浆中及胆囊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增高,胃动素可能通过影响胆道运动功能对胆囊结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敏飞  马骏  王耀辉  蒋平 《吉林医学》2008,29(11):940-940
腹腔镜手术在外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优越性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这使应用腹腔镜同时处理两处及两处以上腹腔内病变成为可能。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