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存在手术禁忌证的体积较大或靠近重要神经结构的脑膜瘤患者的分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策略及其疗效。方法 80例脑膜瘤患者,其中61例患者接受剂量分割分阶段放射外科治疗,单次周边剂量为7~11 Gy,40%~50%的等剂量线; 19例患者接受体积分割分阶段放射外科治疗,单次周边剂量为8~14 Gy,40%~50%的等剂量线。分阶段治疗的时间间隔为3~17个月,平均(9. 1±3. 1)个月。治疗后随访时间为6~72个月,平均(36. 5±7. 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者。两个阶段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患者的肿瘤体积分别缩小了(25. 27±19. 13)%、(24. 98±19. 82)%、(30. 49±17. 64)%和(32. 12±16. 55)%。结论 对于体积较大或邻近重要结构的脑膜瘤采用分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该治疗方案为存在开颅手术禁忌证的脑膜瘤患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1995年间,用伽玛刀治疗5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边缘剂量平均20.6Gy(9~25.2Gy).30%-8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结果53例平均随访4.2年.4例失访.1例死亡.影像随访中见19例病灶缩小.5例治疗后4月到39月再次出血.21例治疗后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6例主诉癫痫未改善.4例额叶(A)停药后未再出现癫痫.17例病灶位于额顶叶及颞叶内侧功能区的患者治疗后4月到25月出现肢体肌力减退、失语等症状.33例病灶周围出现中到重度水肿;5例出现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2例治疗后14月和16月再次外科手术切除病灶.3例出现明显视力下降.结论①以边缘剂量16Gy为界,边缘剂量较高时治疗后再出血率明显减低.②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与较高的治疗剂量和水肿的程度较重有关.额叶的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显著.③同样剂量照射相同体积的血管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后者较前者临床实践中出现严重放射性脑损伤的比率明显增高.④从治疗后再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未找到血管瘤内完全机化闭塞的确切证据.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18mm准直器与14mm准直器对大病灶中心剂量和周围脑组织受照容积的影响,选择37例使用18mm准直器已作过伽玛刀治疗的病人,计算其20%等剂量曲线所包含的体积,然后在周边剂量和等中心数不变的情况下,重新用14mm准直器进行剂量计划计算。结果显示:(1)新的中心剂量明显高于原中心剂远(P<0.001);(2)与原20%等剂量曲线剂量相同的新等剂量曲线所包含的体积比原体积明显减少(P<0.001)。说明使用14mm准直器治疗大病灶时,尽管中心剂量提高,但周围脑组织受照射的范围比使用18mm准直器时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疾病不可见靶点的磁共振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一种利用MRI行功能性疾病不可见靶点的无创性定位技术.详细介绍了术前AC-PC线投影的模拟、定位头架的安装要领、MRI定位以及靶点标注的方法.35例患者使用这种新的定位方法.术后随访MRI示,靶点均位于所选位置上.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定位方法准确、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射波刀分次治疗听神经瘤的初步结果和设计治疗计划技巧.方法 应用射波刀分次治疗29例听神经瘤.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31 mm.肿瘤平均体积为13.2 cm3 (0.3~36.0 cm3).设计治疗计划时,将射线束控制在150~ 200条之间,使治疗计划有良好的适形性,同时提高肿瘤内高剂量区范围.2例巨大肿瘤照射4次,3例小肿瘤照射2次,其余24例照射3次.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结果 1例巨大肿瘤患者在治疗后10个月死亡,其余28例肿瘤中,6例缩小50%以上,15例缩小20%,7例肿瘤无变化.13例保持原有有效听力,1例听力明显下降,1例听力从无效改善为有效,其余患者为无效听力.无面瘫,3例患者出现脑积水,1例出现脑干水肿,治疗后水肿消失.结论 射波刀分次治疗听神经瘤的初步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轻;为高龄、不适合手术、部分肿瘤较大的听神经瘤患者提供又一治疗手段,但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疗效及探讨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3 6例经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PCNSL的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 ,并对其临床资料、影像特征、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3 4例术后 1~ 3周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肿瘤完全缓解 (CR) 3 0例 (83 3 %) ,部分缓解 (PR) 6例 (16 6%) ,卡氏评分迅速由术前的平均 5 0 %上升为平均 80 %,局部控制率为 10 0 %。结论 :伽玛刀是综合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是作为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瘤,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9例垂体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其中274例被诊断为分泌型垂体瘤.结果386例平均随访34.3月,随访中除4例垂体瘤因瘤体增大,治疗后再次手术切除外,其余均控制生长.对治疗后影像改变及内分泌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并对随访中的垂体功能减退,海绵窦神经的损伤和修复,视神经的损害等并发症加以叙述.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对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的作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量伽玛刀照射猫的大脑皮层,照射后不同时期(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分别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160Gy,180Gy,200Gy伽玛刀术后1个月均引起脑组织坏死,200Gy产生的坏死灶较大;100Gy,70Gy3个月时未见组织坏死,1年时引起严重晚期反应;50Gy,40Gy引起晚期迟发放射反应;30Gy1年时仅局部细胞数量减少,20和10Gy无变化。30Gy可能是伽玛刀引起脑组织放射反应的阈剂量。  相似文献   
9.
射波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射波刀的发展史,详细介绍射波刀的组成和治疗过程。射波刀由直线加速器、机器人机械臂、治疗床、治疗计划系统、靶区定位影像追踪系统、呼吸追踪系统、计算机网络集成和控制系统组成。在射波刀的使用中,作者概括了一些优势和使用体会。  相似文献   
10.
伽玛刀照射猫脑组织引起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猫脑组织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病理学变化。材料与方法33只家猫分成11组,10个实验组分别用10,20,30,40,50,70,100,160,180,200Gy的剂量照射其大脑皮质,照射后3月、半年和1年(≥160Gy在1月、3月和半年)光镜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1)≥160Gy均引起局限性脑组织坏死灶,半年时坏死灶缩小;(2)100Gy和70Gy3月时未见坏死灶,1年时神经细胞坏死消失,残留者固缩;(3)50Gy3月无变化,半年和1年引起神经元变性和固缩。40Gy半年无变化,1年时神经元变性;(4)30Gy1年时仅局部细胞数减少,20和10Gy无变化。结论(1)≥160Gy引起局限性脑坏死,200Gy产生的坏死灶较大;(2)100Gy和70Gy引起早期迟发放射反应和严重的晚期反应;(3)40Gy和50Gy引起晚期迟发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