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普卢利沙星是由日本新药公司与明智制果公司共同开发的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日本及某些欧洲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近年来,人们对其在除上述临床适应证之外的其他系统感染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临床研究.结果 表明,普卢利沙星可能是对付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旅行性腹泻的一个具有前景的药物,而其在降低膀胱癌治疗...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的清除对胃癌具有预防效果.相关国际指导原则推荐用于对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疗法为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雷尼替丁柠檬酸铋)+2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疗程7~14d.目前该疗法的失败率为20%左右,而在实际临床中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使用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行选择性冠状静脉动脉化搭桥治疗弥漫性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选择性冠状静脉动脉化搭桥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使用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进行心中静脉动脉化搭桥患者54例(大隐静脉桥组);使用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进行心中静脉动脉化搭桥的患者21例(乳内动脉桥组)。于2013年11月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近期心绞痛复发率、近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等。结果乳内动脉桥组患者总生存率稍高于大隐静脉桥组(100.0%vs.83.3%),但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部分患者复查CTA结果显示大隐静脉桥组患者(n=39)的桥血管和心中静脉均发生明显栓塞,而乳内动脉桥患者(n=18)的桥血管和心中静脉均有明显显影,保持通畅(P0.001)。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冠状静脉动脉化搭桥术过程中,与大隐静脉桥相比,使用乳内动脉桥可以明显提高中远期桥血管和心中静脉的通畅率,是治疗弥漫性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对患者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发生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住院并行CABG治疗的患者880例。503例(57.2%)患者在CABG术前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将这些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余377例患者术前未应用他汀类药物,设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再进行相应的风险因素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结果试验组患者CABG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0%、27.6%,与对照组(5.6%、3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869、0.298,P=0.005、0.022)。同时多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患者CABG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显著下降具有独立相关性(OR 0.34,95%CI 0.16~0.74,P=0.006)。此外,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也与CABG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独立有关(OR 0.60,95% CI 0.44~0.81,P=0.001)。 结论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CABG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室壁瘤是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细胞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代替而形成的室壁局部膨出,在急性心肌梗死存活患者中发生率为10%~38%,10年自然生存率仅34%[1-2]。室壁瘤主要并发症有:心力衰竭、室间隔穿孔、附壁血栓形成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前三者因其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而得到人们充分的关注。但是,有学者研究发现,室壁瘤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若治疗不及时,也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后果[3]。有报道指出,室壁瘤成形术后30天和术后5年,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