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的措施,对严重烧伤后血浆中LPS、前炎症细胞因子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30%TBSA深Ⅱ度烧伤模型的SD大鼠分为烧伤立即复苏组(A)和烧伤立即复苏合剂组(B),于伤后不同时相点取外周血分离血浆检测LPS、IL-1α、IL-6、TNFα、IL-8和IL-2、IFN-γ、IL-4、IL-10含量,另设假烧组作为对照(C)。结果 伤后LPS、IL-1α、IL-4、IL-10水平逐渐升高,IL-6、TNF-α、IL-8、IL-2和IFN-γ水平先升高后下降。A组炎症细胞因子和LPS升高幅度较大,其中IL-1α、IL-6和IL-4等升高时间(6h)较B组(12h)早。结论 及时液体复苏和采取抑制应激的措施,能延缓并减轻严重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Th2细胞因子水平并使烧伤48h后Th1细胞因子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2.
抑制应激对严重烧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目的 观察冬眠药物对严重烧伤大鼠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 %TBSA深Ⅱ度烧伤 ,分为烧伤立即复苏组 (A组 ,30只 )、烧伤立即复苏冬眠合剂组 (B组 ,30只 )、烧伤延迟复苏组 (C组 ,30只 )、烧伤延迟复苏冬眠合剂组 (D组 ,2 5只 )、对照组 (假烧伤 ,E组 ,6只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伤后 3、6、12、2 4和 4 8h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和多巴胺 (DA)含量 ,ELISA和RIA法测定血浆IL 1α和PGE2 水平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位分析单个核细胞 (PBM Cs)中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 结果 血浆NE水平于伤后 6h达高峰 ,同一时相B组最低。血浆E水平亦于伤后 6h达高峰 ,B组峰值较其他组低。血浆DA水平在各组间和各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血浆IL 1α和PGE2 水平持续上升 ,同一时相B组低于A组 ,D组低于C组 ;同一时相B、D两组比较 ,B组低于D组。E组NF κB位于PBMCs胞浆中 ,A组伤后 6hNF κB以胞核浓度为高 ;B组胞浆和胞核中均有NF κB ,但以胞浆浓度为高 ;C或D组NF κB浓集于胞核内。 结论 冬眠药物能减少严重烧伤大鼠应激激素的分泌 ,可调节PBMCs的NF κB核移位和降低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失血性休克后,中性粒细胞(PMN)被预激是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前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失血性休克动物用林格液(LR)复苏后其肠系膜淋巴液对PMN仍有预激潜能并可导致肺损伤,而用高渗盐水(HTS)复苏者其肺脏受到保护,因此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减轻烧伤创面早期进行性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烧伤创面早期存在进行性损害过程,寻找阻断这种损害的方法极具意义,且是烧伤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PMNs)在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进行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检测烧伤后大鼠外周血PMNs数量、创面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Masson’s三色染色及抗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创面坏死组织。结果 外周血PMNs伤后即刻增加,4h达高峰;创面组织MPO活性伤后24h达高峰;MDA含量伤后0.5h达最低,至48h才高于正常;组织学观察伤后48h坏死组织量显多于伤后24h。结论 PMNs导致的创面损伤集中发生在伤后24h后。提示阻断PMNs粘附以减轻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进行性损伤,需在伤后4h内进行,而使用抗氧化剂则应在伤后24h内进行。  相似文献   
6.
肝脏在创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可对肝细胞产生抑制或致死的作用。有报道创伤后血浆TGF-β_1水平和部分肝切除术后肝细胞TGF-β_1mRNA均升高。该实验旨在研究烧伤后肝脏TGF-β_1表达、血浆TGF-β_1水平和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三组;假烧伤(S组);25%TBSAⅢ度烧伤(M组);50%BASAⅢ度烧伤(L组)。伤后腹腔注射林格  相似文献   
7.
通过增强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并释出细胞毒性物质如过氧化物(O_2~-)、弹性蛋白酶,中性粒细胞(PMN)可促使炎症反应和引起直接的组织损伤。本实验研究了两种有激活PMN潜能的脂类介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白三烯B_4(LTB_4)预激PMN,以及对其表面粘附分子CD11b表达、弹性蛋白酶和过氧化物释放的作用。以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MN,并保证PMN占分离细胞的95%、活力在99%以上。PMN用PAF或LTB_4预激2、5、10、15、30或60min,随后加趋化剂fMLP,测定过氧化物最大生成率(Vmax)和弹性蛋白酶释放百分率。PMN未经PAF或LTB_4预激单加fMLP  相似文献   
8.
烧伤急性期中性粒细胞的激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烧伤机体内的一系列介质可最先激活中性粒细胞,使之表达膜表面分子,并与内皮细胞粘附而游出血管,激发氧自由基等物质的产生和释放。但大量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同时激活,水但会导致机体早期抗感染能力下降,还会带来组织继发损伤,因此应设法使其活化保持有利于机体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