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脱落细胞学检查(EC)、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及尿膀胱肿瘤抗原(BTA)在膀胱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入组患者实施EC、FISH以及BTA检测,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三类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对比诊断价值优劣,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单一或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EC诊断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1.25%、33.33%和78.57%,FISH诊断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1.25%、34.85%和71.43%,BTA诊断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50%、56.06%和64.29%,三种方式联合诊断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94.12%和83.33%;组间比较显示联合诊断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优于任一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FISH以及BTA在膀胱癌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联合诊断价值最高,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准确度和特异度,为膀胱癌的诊疗提供更多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值变化与前列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行前列腺电切239例患者术前检测血TPSA值。结果 TPSA检测为极限值(100ng/ml)者5例中有4例术后诊断前列腺癌,1例经多次活检病理检查为前列腺炎。TPSA值检测在4.1-99.9ng/ml时,分三个值段,术后报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分别为2.3%、3.1%、27.2%)。而血TPSA值小于4 ng/ml者109例中,术后仅1例诊断前列腺微灶癌(1/109,0.9%)。结论血TPSA值的检测对前列腺癌的筛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硬化与腹腔镜去顶减压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单纯性肾囊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硬化组和减压组。纳入包括行穿刺硬化后的复发者,每组43例;硬化组予以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硬化治疗,减压组予以腹腔镜去顶减压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随访3、6、12个月分别记录2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硬化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4%,减压组为95.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拔出天数硬化组均明显低于减压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硬化组为4.65%,减压组为20.93%,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硬化组复发率为20.93%(9/43),减压组复发率为2.32%(1/43),复发风险硬化组高于减压组(P<0.05)。结论 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相对较少,治疗后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