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硒结合蛋白1(SBP1)共价结合于硒参与多种细胞内硒的转运。然而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是一种新型抗肿瘤物质。近年来随着对SBP1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但可作为预后指导个性化治疗策略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而且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提高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应用于临床。该文旨在探讨SBP1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作为潜在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肿瘤个性化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可应用于治疗多种肿瘤, 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剂量往往较大, 因此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并且干扰素治疗仅能使部分患者获益。为了提高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并降低其不良反应, 近几年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其抗肿瘤机制和个性化标记物。最近研究发现, 许多干扰素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不仅与肿瘤发生有关, 还可预测干扰素治疗的敏感性和预后, 如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IRF)、IFNAR2 mRNA、microRNA、IFITM-1等, 其中检测外周血中的标记物极具有临床普及潜力。本文就近几年干扰素抗肿瘤个性化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黄建瑾  潘驰 《浙江医学》2020,42(13):1343-1348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侵袭性较强、复发率较高、生存率较低的一种类型。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式。随着对TNBC分子分型的细化研究,靶向治疗在TNBC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针对TNBC的相关靶点研究也较多,部分靶向药物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进入临床应用。本文就TNBC相关靶向药物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凶手。近几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患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乳腺癌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家族史和基因变异。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DNA的修饰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DNA甲基化及羟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青岛市成年人体质指数(BMI)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青岛市项目点,共纳入33 355名30~79岁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随访9.2人年,共监测缺血性心脏病(IHD)2 712例,主要冠心病事件(MCE)420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体重正常或过低的人群相比,超重和肥胖人群IHD及MCE的风险增加,超重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了41%和87%,HR值(95%CI)分别为1.41(1.27~1.56)和1.87(1.43~2.44),肥胖组分别增加了91%和143%,HR值(95%CI)分别为1.91(1.72~2.13)和2.43(1.82~3.24)。结论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IHD和MCE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FACT-B(V 4.0)中文版对2008年7月—2015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行乳腺癌手术且术后需进行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改良根治组患者157例,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患者86例,分别进行术后1年、2~5年、6~7年生活质量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5年、6~7年保乳组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改良根治组(均P0.05)。结论: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能获得比接受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更佳的生活质量,且这种优势在术后1年后区别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