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阑尾切除术中阑尾牵拉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各种预防用药方法及措施的报道已不少见。作者在手术切皮前予氯诺昔康静脉推注,用以预防阑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局麻药配伍地塞米松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镇痛是麻醉学科研究的一项热点课题。我院采用局部麻醉药配伍地塞米松的方法 ,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对12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延长镇痛时间观察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均为2000年1月~10月本院ASAⅠ~Ⅱ级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 (D组 )和观察组 (M组 ) ,每组60例。D组男性12例 ,女性48例 ;年龄22~46岁 ,平均 (35.8±6.9)岁 ;体重45~70kg,平均 (48.6±6.2)kg;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2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6例 ,剖腹产术26例 ,阑尾切除术12例 ;斜疝…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9-2012年临床各类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非发酵菌板条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年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86.2%;主要集中在ICU和呼吸内科,分别占42.8%和32.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1%、5.2%、7.1%,其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10.0%、10.2%、12.5%、14.2%、15.8%,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及针对性管理措施,减少耐药性菌株产生及扩散。  相似文献   
4.
5.
胡芦巴对小鼠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胡芦巴水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血糖和糖耐量影响 ,探讨其降低动物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ICR小鼠口服给药 ,测定空腹血糖和糖耐量 ;四氧嘧啶致糖尿病ICR小鼠模型口服给药 ,测定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结果胡芦巴水提取物对正常小鼠无降血糖作用 ,但可使糖耐量曲线趋于平缓 ;胡芦巴水提取物能够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结论胡芦巴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6.
潘立东  盛佩池  王进军  孙建良 《浙江医学》2011,33(11):1659-1661
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是目前产科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但因剖宫产术后疼痛涉及的脊神经范围广,特别是产后宫缩痛难以完全抑制,所以产妇对PCEA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许多研究表明,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与术后疼痛程度呈明显正相关。Johnson早在1973年就提出了“准确性期待理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血液保护法用于手术,节约用血效应和安全性. 方法 ASAⅠ~Ⅱ级,估计手术出血量>800ml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单纯行术前等容血液稀释;B组行术前超容血液稀释复合术中控制性降压;C组行术前等容血液稀释复合术中控制性降压.观察各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变化,准确估计手术出血量、计算扣除血液稀释因素后实际失血量. 结果 3组放血、扩容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无肺水肿、心力衰竭、异常出血等临床征象,术毕C组血常规测定Hb、Hct高于A、B组,手术失血量估计B、C组少于A组,术后翌日排除血液稀释因素后,Hct计算实际失血量值,B、C组少于A组,扩容后凝血功能测定PT、APTT、TT略延长,但未影响创面凝血. 结论超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的实际失血量近乎与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相当,优于单纯等容血液稀释组,其操作简便、不需在术前放血储血、无血液污染等危险,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兴奋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重物撞击法制备成年SD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造模8周后脊髓损伤磁刺激组给予0.5Hz阈上强度经颅定位磁刺激,每天500个脉冲,共4周。另设脊髓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不同时点行后肢F波检测,观察F与M波幅比值;免疫组化法观察5-羟色胺(5-HT)在脊髓损伤区头尾端的变化情况。结果脊髓损伤后8周F波幅增高,M波幅恒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M波幅比值明显升高(P〈0.01);磁刺激后,F/M波幅比值降低,与脊髓损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损伤8周时,损伤头、尾端5-HT密度明显降低(P〈0.01);磁刺激后,损伤头、尾端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降低慢性下胸段脊髓不全损伤大鼠脊髓兴奋性,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残存5-HT能下行传导束增加递质分泌,改善脊髓上位中枢对脊髓损伤尾端的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许多研究显示,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动态变化与伤情呈对应关系,并能反应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对重型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β-EP动态变化,观察其对患者血浆β-E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脑保护价值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