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感的体验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感染者需求角度给出建议.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VCT门诊就诊的2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表现、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的主观原因、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的客观原因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期盼.结论 除了社会各界在反歧视上的努力外,医护工作者是协助感染者减少社会疏离的重要推手.建议从艾滋病感染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在定点诊疗机构门诊中设置隐秘性良好的心理咨询室,医护人员及时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初期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并设立长期咨询机制改变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疏离现状.  相似文献   
2.
对症状网络的定义和相关指标,同期网络、时态网络和动态网络的应用进行阐述.提出使用症状网络可提供症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以外的症状信息,发现关键症状靶点,提供复杂干预的有效干预机制,提供个体化精准干预措施.并提出我国在构建症状网络的建议,为促进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精准化的症状管理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个体化症状网络连通性与CD4+T细胞计数、躯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状况之间的纵向关系;以及个体化症状网络连通性在预测HIV感染者治疗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2021年6-12月在上海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使用经验取样法收集3个周期,共12个阶段27种症状的自我报告数据:第1个月(1~4周)、第4个月(5~8周)和第7个月(9~12周)。在第1个月、第4个月和第7个月进行网络分析,生成个体症状网络。为了评估症状网络连通性,本研究计算了单个网络分析中节点强度的总和。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分析网络连通性与CD4+T细胞、生活质量和躯体健康水平状况之间的纵向关系。结果 共有144例HIV感染者参与研究,137例完成了基线和随访时的所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症状网络的连通性越高,感染者躯体健康水平越差(β=0.003,P=0.036);而症状越严重,则感染者生活质量(β=-0.017,P<0.001)和躯体健康水平越低(β=-0.016,P<0.001)。结论 症状网络连通性是HIV感染者躯体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