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20例分成3组,观察组(A 组)4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对照组(B 组)40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对照组(C 组)40例,单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胀及上腹部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腹胀及上腹部不适症状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治疗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修补及开放式Onlay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腹壁切口疝病人52例,其中Onlay组28例,采用Onlay修补法(肌鞘前的修补),腹腔镜组24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炎症指标等。结果 (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Onlay组,术中失血量少于Onlay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肠管损伤2例,Onlay组肠管损伤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术后12、24、48小时疼痛评分均低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共3例(12.50%)。Onlay组术后血清肿1例,切口感染4例,不全性肠梗阻各3例,共8例(28.57%)。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肠漏。腹腔镜修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Onlay修补组,住院费用高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后12、24、48小时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RP、IL-6、PCT)比较,腹腔镜组均低于Onlay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随访6~48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复发率腹(4.17%)略低于Onlay组(7.14%)。(7)术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壁切口疝均安全、有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具有术后活动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经典方法。然而对于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或妊娠的患者,急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其病死率可达20%~40%,即使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病死率也高达6%~20%[1]。在患者拒绝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风险的情况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可作为其替代疗法。本院将B超引  相似文献   
4.
<正>脾功能亢进症合并脾大一度被视为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相对禁忌征,随着微创设备及技术的发展,此类手术因创伤小、恢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术(1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1年5月对23例特殊部位肝癌在全麻下行LRFA,其中原发性肝癌19例,转移性肝癌4例,单发肿瘤15例,多发8例,肿瘤直径(3.8±1.1)cm,热辐射损毁范围一般超过肿瘤直径0.5—1cm。结果23例均安全完成LRFA,单个病灶射频消融时间(9.2±4.3)min,手术时间(98.7±21.5)min,出血量(80.6±21.8)ml。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及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瘤体完全消融率达100%。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80.9%(17/21)、76.4%(13/17)。6例术后复发,复发率26.1%(6/23),复发时间术后2~18个月(平均7.5月);10例死亡: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5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对于特殊部位肝癌LRFA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病人88例,其中行ERCP46例(ERCP组),行LCBDE42例(LCBDE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操作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发生。ERCP组和LCBDE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9.53±13.95)分钟和(119.94±24.32)分钟、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61±2.56)天和(7.83±2.28)天,住院费用分别为(13.24±1.92)千元和(15.82±1.75)千元,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病人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7%和4.3%,LCBDE组分别为97.6%和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和LCBDE均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ERCP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较LCBDE有明显优势,但对于年轻病人及结石较大的病人,LCBDE是更好的选择,临床上应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EP-1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 I)大鼠肝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HO-1(HO-1组)或PEP-1-HO-1(PEP-1-HO-1组)300μg后,制备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6、12、24 h后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mRNA水平,另设对照。结果:PEP-1-HO-1组肝脏TNF-αmRNA水平均较单纯IR I组和HO-1组低(P<0.05),且随IR I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结论:PEP-1介导的HO-1融合蛋白降低肝脏TNF-αmRNA表达,可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为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及经胆囊管开口胆管探查取石,内支架引流管引流并一期缝合胆管术。总结其适应证、操作技术及临床疗效。结果:28例均成功完成LC及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胆管内取出单一结石19例,2~4枚结石9例。手术时间平均(43.6±19.8)min,平均住院(7.9±3.5)d。26例支架自行脱落并顺利排出体外;2例未自行排出的患者,于1个月后经十二指肠镜行胆道支架取出。未发生胆管结石残留、胆管狭窄、胆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LC及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此术式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从1997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占23.33%,女性患者46例,占76.67%;患者年龄24岁至88岁,平均年龄57.88±3.52岁。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20例,占33.33%。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提示胰腺有囊性或囊实性占位者50例(83.33%),14例确诊为浆液性囊腺瘤(23.33%)。52例患者行CT检查,确诊浆液性囊腺瘤38例,诊断符合率为73.08%。所研究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例(30.00%),胰腺远端切除术40例(66.66%),肿瘤剥除术1例(1.67%),胃空肠,胆管空肠吻合术1例(1.67%)。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10.00%),主要并发症有胰瘘,内出血,幽门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肠瘘及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术后随访1至15年,除1例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于术后14个月死亡外,其余预后良好,术后无复发。术后对肿瘤进行病理分型,分为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52例(占86.67%),寡囊型浆液性囊腺瘤8例(占13.33%),包括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癌1例。寡囊型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0.11±0.87)d大于微囊型(17.12±6.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按肿瘤大小分为两组,直径≥4 cm组和直径4 cm组。肿瘤直径≥4 cm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76.56%高于直径-4 cm组临床症状发生率23.10%(P=0.021),其余临床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检查适用于初步诊断和筛查,CT诊断准确率较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肿瘤多发于胰体尾部,胰体尾切除术为主要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