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6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23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941篇
预防医学   357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66篇
  2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温室作业对蔬菜种植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西北某地区6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温室作业人员(温室组)307人、非温室作业人员(非温室组)295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和各部位WMSDs检出信息。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WMSDs检出率的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温室组WMSDs检出率为84.04%,高于非温室组(60.68%)(χ2=41.265,P<0.001)。温室组颈部、肩部、下背部、手部和腿部5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36.2%、29.0%、62.2%、20.2%和51.1%,均显著高于非温室组(24.7%、18.6%、41.4%、12.2%和26.4%)(P<0.05)。温室组2个部位、3个部位和≥4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25.1%、16.9%和19.2%,亦显著高于非温室组(18.3%、9.2%和10.2%),但两组间单一部位WMSD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从事温室作业能增加作业人员WMSDs的风险(OR=3.558,95%CI 2.338~5.414),女性患病风险(OR=4.682,95%CI 2.600~8.433)高于男性(OR=2.667,95%CI 1.421~5.007)。结论 温室作业可增加蔬菜种植人员WMSDs的患病风险,多部位WMSDs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萸竹定眩丸对痰浊阻络型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萸竹定眩丸,每次1丸,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14天。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及外周血中FGF-21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 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两组FGF-2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1,P 0. 05),且治疗组FGF-21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1),且治疗组的TC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HDL-C水平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 0. 01)。结论:萸竹定眩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医辨证属痰浊阻络型眩晕)具有明确疗效;萸竹定眩丸对改善人体的糖脂代谢水平,降低TC,升高HDL-C疗效明确;萸竹定眩丸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4.
子宫隙肌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痛经,徵瘕”的范畴,我们采用“理气化瘀,软坚增免”作为根本法则,自拟方剂“溯源追本汤”,其组方为柴胡、木香、元胡、没药、蒲黄、五灵脂、生山楂、黄芪、赤芍、茯芩、炙鳖甲、桂枝等随证加战,治疗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2-6岁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经3-10年的随访愈合较好。本术式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较好方法,有效防止了肢体病残的发生,年龄较大患儿需结合其他方法矫正畸形,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用一段约10cm长带系膜的游离空肠,在腹壁与胆道之间建立一条潜在的永久性通道,为术后胆石病复发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组81例病人中11例(13.58%)因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住院,全部经此通道做经皮穿刺胆道引流。避免了急诊手术。17例(20.99%)术后残余(或复发)结石中的16例,经游离空肠通道(以下简称通道)取石治愈,治愈率94.12%,避免了经腹胆道再手术。1例经通道取石失败,改做经腹胆道再手术取石,占本组需再手术取石的5.88%,为全组病人的1.23%(1/81)。本术式在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成形后亦可完成空肠内引流而与各种形式胆肠内引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改变胆道解剖与生理,因此,成功地避免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和盲端综台征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由于其低侵袭性巳在欧美及日本等先进国家迅速普及,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第一选择。但由于在腹腔镜下操作的特殊性,时有各种并发症出现,尤其在处理有炎症粘连或肥胖患者的Calot三角部时,容易损伤胆管或其它脏器导致严重后果。最近,我们应用超声吸引装置(CUSA)对3例胆囊结石患者做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发现其在管道结构的显露上有独特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迎来  胡健 《中原医刊》1991,18(2):29-30
胆道蛔虫,类似中医所称的蛔厥。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运用安蛔止痛汤治疗胆道蛔虫118例,均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60例,女58例。年龄最大46岁,年龄最小6岁。病程1~3天。118例中有排蛔病史者103例;有吐蛔史者78例。其中有吐蛔、排蛔史者66例。118例患者均经内服或肌注解痉止痛类药物,疼痛不见缓解而来就诊。二、诊断依据 1.本组病例均为突然右上腹或胃脘部呈阵发性“钻”、“顶”样绞痛,疼如刀割,坐卧不安,甚则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9.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临床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普及 ,其手术侵袭小、安全、相对简单的优势 [1 ] ,已被骨科医师所共识。然而许多学者已注意到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危害 ,并不断总结经验 ,使这项技术渐致完善。我院自 1998- 0 8~ 2 0 0 1- 0 8开展单开门手术 5 6例 ,有 4 8例随访 6个月~ 1a,效果良好 ,无并发症出现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37例 ,女 11例 ,年龄 33~ 74岁 ,平均 5 6 .1岁。其中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development cervical stenosis,DCS) 15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7年9月-2004年9月,对需要行回肠末端或结肠减压的患儿,采用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回肠减压术治疗14例,其中胎粪性腹膜炎3例,回肠闭锁7例,肠重复畸形2例,结肠穿孔2例,均起到良好作用,提高回肠末端或结肠一期吻合的成功率。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