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2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体积较大或靠近高危神经结构且存在手术禁忌的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上海伽玛医院接受分2阶段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39例患者的53处大型或靠近危急神经结构的脑转移瘤。肿瘤治疗前的初始体积为(15.4±11.5)cm3。为患者设计间隔较长[平均(13.1±9.3)d]的2个阶段的伽玛刀治疗方案。重点监测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比例以分析本治疗方案对于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观察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改善情况、所有患者的整体生存、放射反应发生的情况等。结果 100%患者顺利耐受2个阶段的治疗计划。到第2阶段治疗时,所有肿瘤体积缩小了平均24.8%±21.1%,第2阶段治疗完成后的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肿瘤体积分别平均缩小了68.3%±20.4%、74.6%±22.2%、70.4±23.7%和66.9±34.4%。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1.3%的病灶出现复发,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1.5(9~24)个月。15...  相似文献   
2.
目的:垂体无功能腺瘤是常见垂体肿瘤,放射外科已经成为其治疗的重要方法。但缺乏合理的疗效评估方法。方法:对2013-1018年间符合入组条件的138例患者回顾性进行影像学的疗效评估,使用半定量的肿瘤控制分类标准,同时引入肿瘤覆盖完整性分类标准,确定肿瘤放射外科治疗疗效后,寻找可能影响肿瘤控制疗效的因素。结果:无功能腺瘤治疗后的随访终点控制率为92.8%,36个月的控制率为90.1%。与肿瘤控制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处方剂量、平均剂量和肿瘤覆盖完整性。结论:半定量评定符合临床实际,结论与现有研究接近,肿瘤覆盖完整和17Gy以上的处方剂量更有利于肿瘤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3月17例颅内大脑中动脉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术前采用CT、CTA、MR、MRA、DSA及三维DSA检查,以了解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以及侧支代偿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手术入路上多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其中行动脉瘤瘤颈直接或塑形夹闭者4例,动脉瘤孤立或孤立后切除4例,动脉瘤切除或孤立后血管重建7例,动脉瘤包裹2例.结果 CT和MRI能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大小.DSA及三维DSA能显示瘤颈以及与附近血管和骨质的关系.根据格拉斯骨预后评分表评分,出院时恢复优良者12例,中度病残4例,重度病残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前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者规划手术方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不同术式取得良好预后.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动脉瘤切开血栓清除均有助于瘤颈夹闭.血管重建技术为大脑中动脉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明显改善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6岁。2012年1月初开始出现头痛、恶心。起病后约3d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起病后6d左侧肌力减退到1度,意识模糊。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顶枕部病灶(图1),疑为“脑梗死”进行治疗,在使用“皮质激素”和“脱水治疗”1周后,左侧肌力恢复到4~5度、意识状态好转后出院。出院后2d,肌力再次减退到1~2度并出现明显的定向能力障碍,复查MHI发现右侧顶枕部多发囊性病灶(图2),拟“脑脓肿”,使用甲硝唑、头孢他啶和磷霉素三联药物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住院2周后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5.
脑肿瘤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在表型和形态功能上呈现多样性,部分肿瘤细胞表面同时表达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标记.表明脑肿瘤可能起源于一种多潜能干细胞。作为脑肿瘤的可能起源细胞,脑肿瘤干细胞(BTSC)的产生与神经干细胞(NSC)关系密切。本文对BTSC的体内外实验结果、可能产生机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着重讨论BTSC的进一步纯化、分离及其形成肿瘤的分子机理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提高伽玛刀处方剂量对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处方剂量分为普通剂量组(80~85 Gy)及提高剂量组(86~90 Gy)。根据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BNI)量表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对患者疼痛缓解及面部麻木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提高剂量组开始起效时间、达到最佳稳定疗效时间显著早于普通剂量组(P=0.009,P=0.006)。与普通剂量组比较,提高剂量组疗效优异率显著升高(P=0.005),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与普通剂量组比较,提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NI分级显著降低(P=0.002,P=0.045),12个月、2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P=0.148)。两组间面部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两组患者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提高剂量组与普通剂量组疼痛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结论提高伽玛刀治疗剂量至86~90 Gy可以更快、更高效的控制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同时不会增加治疗相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术和Ommaya囊置入术在治疗颅内囊性病变中的应用技巧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华山医院伽马分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例不同颅内囊性病变患者,对该3例诊断明确的颅内囊性患者(分别为右颞转移瘤、左侧CPA神经鞘瘤、颅内多发病变)在立体定向穿刺后置入Ommaya囊,再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囊腔逐渐抽吸,使囊液逐渐减少至最少,给予伽玛刀的治疗方法。 结果3例病例均在多次抽取囊液后行伽玛刀治疗,无不适反应,均未出现皮肤感染、颅内感染、硬膜外血肿等因手术操作导致的并发症。 结论治疗颅内囊性病变,尤其是高龄病人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时,立体定向加Ommaya囊置入术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微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