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痹证的病理探讨及临证治疗一直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难点,至今仍为典型疑难杂症。现代研究表明,痹证发病及其缠绵难愈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密不可分,中医药对自身免疫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故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痹证往往可获得显著疗效。娄高峰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娄多峰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基于“虚、邪、瘀”理论,着眼于现代人常见的“着痹”“尪痹”“燥痹”3种痹证类型。娄高峰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肢体经络痹重在谨守病机、辨清六经证型;治疗尪痹重在认清肾虚兼湿邪实质,或佐以温阳之品以驱寒,或兼用苦寒之物以清热;治疗燥痹重在疏肝解郁、滋阴养血,而非一味清热伤及正气,为中医药治疗痹证起到示范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娄多峰教授痹病发展机制——“正虚痰瘀,相致为患,交结难解”的探析,掌握正虚、痰瘀致痹的动态病机机理,即“虚生痰瘀,痰瘀致虚,虚痰瘀互为因果”的演变规律,分析正虚和痰瘀之间的互生关系,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华东教授强调痹病当治养并举,痹后尤重调摄,并将痹后调摄归纳为“贵肝、察体、勤练、善养”四法。“贵肝”之法,重视肝郁,推荐音乐疗法疗痹解郁;“察体”之法,当辨体质为先,据体选方用茶,调和阴阳;“勤练”之法,把握痹痿同病,锻炼强调整体以使五脏调和,针对局部使经络通达,筋骨强健,关节通利;“善养”之法,以药食同源为基,灵活应用食疗治痹。牢牢把握上述四法,方可缩短病程,控制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5.
李济仁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为湿热浊瘀痹阻经络,内因为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司,化生痰浊湿热;外因多为感受外邪,使水湿凝滞,痹阻经络.李教授化用经方,拟"消肿汤""通经丸"化瘀清热、活血通痹.张华东教授在李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将病因进一步总结为毒、热、湿、痰、瘀、虚,认为六者由内伤外感所致,不仅互为因果,且相...  相似文献   
6.
娄多峰教授在“虚邪瘀”治痹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并强调分部辨证及用药在痹病诊疗中的重要性,其认为痹病还可从体表上下部位、脏腑组织部位、经络循行部位、病邪深浅部位及三焦部位辨证论治,其徒张华东继承并发扬其学术思想,对分部辨证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更深入论述,更加全面体现出娄多峰教授以“虚邪瘀”为中心的辨痹思想及多维辨证体系的优越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基于娄多峰教授"虚邪瘀"治痹理论体系,张华东对娄多峰教授的"邪致痰瘀,相互搏击,'不通'尤甚"痹病发展机制思想领悟深刻,将"邪"拓展为一切致病因素,详述"邪致痰瘀"与"痰瘀致痹"内涵,并以津血同源为基础,揭示了"痰瘀互搏,互为因果"的内在关系,又通过详析"邪痰瘀互搏"机制,表明其既是痹病发病的重要机制,更是"不通"尤甚...  相似文献   
8.
江梦瑶  张华东  陈锐 《吉林中医药》2022,(12):1394-1397
结合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中医病因病机,传承全国名老中医张鸣鹤教授“清热除痹”学术思想,以异病同治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根本,将本病分为风寒痹阻、湿热入络、热入营血、痰浊瘀阻、气血亏虚5型,将其名方“疕方”灵活应用,选方用药讲究精准,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在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元化、疗效更佳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邪正交争,虚因邪生,'不通'不荣'并见"是娄多峰教授提出的痹病病情发展机制之一,通过详述"邪正交争伤正气,虚因邪生邪致虚,不通、不荣互痹痿"机制,以"交争伤正,因邪致虚,痹痿互成"之说,丰富了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痹痿互成的中医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