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出血风险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有高出血风险行CBP治疗危重症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少剂量枸橼酸预冲入置换液加同步输注枸橼酸相结合RCA抗凝方法。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泵入抗凝。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血总钙、血小板、血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离子钙;观察两组患者单个滤器管路平均使用寿命、更换频次、总CBP治疗时间。结果总治疗时间相当的情况下,两组患者在治疗72h后,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离子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68h后,外周血血总钙、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离子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个滤器管路使用寿命长达(71.27h±10.71)h,对照组则为(50.74±12.82)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使用滤器为(5.9±1.55)个,对照组为(8.20±2.25)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少剂量枸橼酸预冲入置换液加同步输注枸橼酸相结合RCA技术在高出血风险危重症患者CBP治疗过程中,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凝血指标,减少出血风险,且延长单个滤器使用时间,降低滤器更换频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吸痰方法改进对腹腔内高压并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腹腔内高压并存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吸痰方法,即采用弯头吸痰管、浅吸痰、吸痰管带部分负压进入下呼吸道吸痰,将吸痰时间控制在10s内。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及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吸痰后5min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腹腔内高压并存ARDS患者采用改进后的吸痰方法,能减轻吸痰对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避免气道损伤,减少气道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乳糜瘘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期间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 分析5例普通外科ICU内重症急性胰腺炎合 并乳糜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肠内营养,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严密监测腹腔引流液量及其甘油三酯浓度和乳糜试验的变化.结果 5例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腹...  相似文献   
5.
6.
7.
肠瘘是腹部手术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因腹部创伤、炎性肠道疾病、手术后肠管或吻合口破裂,导致消化液、粪便漏至切口或腹腔外的一种疾病.患者常因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感染和多器官衰竭等,这些改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1].而且漏出的胆汁、胰液、胃液、肠液等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腐蚀作用,给患者带来巨大身心痛苦并增加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2].临床上治疗和护理肠瘘十分棘手,目前病死率为10%~30%[3-4],为提高肠瘘患者护理质量,本文对肠瘘的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以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为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SAP发病率逐渐增高,上升为继胆源性、乙醇性之后的第三大病因[1],由于青少年处于生理特殊时期,对各种营养素需求量高,往往会供过于求而导致肥胖,又由于学习压力大,运动少这些危险因素的增加,使得青少年易患高脂血症性SA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在暂时性腹腔关闭患者创面负压吸引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腹腔间室综合征行腹腔开放暂时性腹腔关闭患者29例,在创面下放置腹腔双套管,以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及时清除创面渗出物。护理中加强对创面放置双套管及创面覆盖网片敷料的管理,做好保暖,预防创面污染,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结果 29例患者创面放置腹腔双套管负压吸引时间为17~33d,平均(26.21±4.39)d,负压吸引期间均无意外发生,无一例患者因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治疗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腹腔双套管用于暂时性腹腔关闭患者创面负压吸引效果良好,能及时清除创面渗出物,有利于创面治疗和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0.
腹腔双套管已被广泛应用于腹腔区域冲洗和引流,是一种负压主动引流管。该套管由保护套管(外套管)、吸引管(内吸管)及一固定进水管(冲洗管)组成,其外套管壁上有多个孔,利于引流。通过有效的冲洗和持续低负压吸引,它可将腹腔内的积血、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