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下肢长骨干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6年12月,将50例下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应用生龙接骨胶囊配合骨皮质切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骨皮质切剥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痂形成情况和综合疗效,治疗组骨折愈合率和综合疗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龙接骨胶囊配合骨皮质切剥术在下肢骨干骨不连治疗中,能增加骨折临床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下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与肌肉减少症及维生素D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CLB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CLBP患者341例。根据CLBP诊断标准将疑似CLBP患者分为无CLBP组(n=235)及CLBP组(n=106)。根据肌肉减少症诊断标准将确诊的CLBP患者分为无肌肉减少症组(n=62)及肌肉减少症组(n=44)。24 h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危险因素(吸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微型营养评估精法(MNA-SF)];血液指标[总蛋白(TP)、C-反应蛋白(CRP)];采用VAS评分评估CLBP疼痛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测定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结果 CLBP组患者的年龄、CRP高于无CLBP组(P0.05); BMI、MNA-SF、25(OH) D、GS、CC低于无CLBP组(P0.05)。CLBP组患者中的25(OH) D不足、25(OH) D缺乏及肌肉减少症比例高于无CLBP组(P0.05)。CLBP组患者VAS与25(OH) D、握力(GS)、小腿围(CC)呈现负相关性(r=-0.523、-0.343、-0.584,P均0.05)。年龄(OR:1.640,95%CI:1.008~2.147)、肌肉减少症(OR:3.575,95%CI:2.196~5.819)、维生素D不足(OR:2.034,95%CI:1.228~4.352)、维生素D缺乏(OR:6.969,95%CI:3.702~13.120)是CL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NA-SF(OR:0.349,95%CI:0.211~0.578)是CLBP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肌肉减少症组患者年龄、吸烟比例、CRP、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缺乏高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 MNA-SF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维生素D不足(OR:2.070,95%CI:1.009~3.861)、维生素D缺乏(OR:7.122,95%CI:3.776~13.434)是肌肉减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NA-SF(OR:0.257,95%CI:0.135~0.487)是CLBP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是肌肉减少症导致CLBP发生的潜在机制。该研究强化了常规评估CLBP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并补充至正常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对pilon骨折患者术前肿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患肢跟骨牵引制动,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滴消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肢肿胀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两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元活血汤加减能有效减轻pilon骨折患者术前肿胀及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2组,PFNA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DHS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参考周振辉的相关相关疗效评价标准,在术后10个月对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记录2组患者失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1.4%,DHS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8.6%,2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显性失血与总失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而在隐性失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种类、骨骼质量、骨质疏松情况、骨折Evans分型等条件来综合判断患者的手术治疗手段,当2种术式均可选择时,PFNA由于其较少的出血量,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熟三七粉对促进股骨骨折愈合并伴术后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股骨骨折并伴术后失血性贫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45例/组)。对照组按照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同时服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熟三七粉;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股骨骨折愈合情况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计数(BP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的治愈率71.1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4周后术后贫血患者的Hb、HC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的第8周治疗组的BPC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三七粉对股骨骨折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并能改善其术后贫血,纠正贫血指标、改善气血亏虚症状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6-12诊治的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张力带固定2例,钢丝环扎固定1例,钢板内固定7例,广泛涂层长柄翻修10例。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5(1~6)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5.4(75~92)分。无感染、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例B1型骨折出现股骨柄内翻,骨折延迟至术后8个月愈合,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未行假体翻修术。19例骨折在术后平均4.5个月骨性愈合。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严格按照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能够降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人推肘尖法整复应用于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肘关节后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二人拔伸屈肘法进行复位,观察组患者采用单人推肘尖法整复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和整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人推肘尖法整复可改善肘关节后脱位患者肘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缩短修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