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S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历资料并询问现场医务人员和知情家属,采集SCD患者的诱发因素、猝死前征兆、直接原因及高危因素等数据资料。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应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部感染是SCD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26%);恶性心律失常是绝大多数SCD事件直接原因(96%),其中心室颤动占71%;既往存在冠心病病史是SCD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79%);在时间分布方面SCD多发生在01:00~12:00(93%)。结论提高高危患者与家属的知晓率,并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全方位预防;同时强化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提高抢救效奎,最终可改善SCD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食物营养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四大危机之一,我国国民营养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呈现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那样大的差距,如果引导得当,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搭配足量的豆类及其制品,副食主要是新鲜蔬菜等天然食品、不作精细加工,糖主要是传统的红糖、且食用量较少,茶为日常大众化的天然饮料,并食用包括醋、酱在内的许多发酵食品,烹调大多使用素油。国外营养学家认为上述中国传统膳食结构是预防“文明病”的最佳膳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早期给予生态免疫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25例SAP患者在入院3~5d时放鼻空肠螺旋管.在到达空肠后.进行肠内生态免疫营养支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TNF-α、IL-10的变化及并发痖的发生率等: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到达空肠.2例置管第4天时在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空肠,3例在置管第4天时在内镜辅助下进入空肠。所有患者对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而且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开始后1-2周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明显好转,TNF-α较肠内营养前显著降低(P〈0.05).IL-10较前显著升高(P〈0.05).且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结论对SAP早期给予肠内生态免癌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麻醉质量控制小组干预在麻醉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麻醉质量控制小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质量控制小组干预在麻醉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7.
人IκBα突变体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IκBαM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3组:组I为对照组,组Ⅱ为PcDNA 3.0组,组Ⅲ为PcDNA 3.0-IκBαM组。观察生存时间、肝脏组织病理、肝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CD80、CD8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2的表达。结果Ⅲ组与I、Ⅱ组相比较:(1)受体存活时问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6.5)d比(14.0±4.3)d;(23.0±6.5)d比(13.5±4.5)d, P<0.05];(2)移植后7 d汇管区轻、中度量淋巴细胞浸润;(3)肝功能指标术后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 d APC表面CD8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2.46±4.53)%比(37.29±4.15)%;(22.46±4.53)%比(35.82±3.92)%,P<0.05],术后7 d APC表面CD80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4.47±7.10)%比(45.70±5.22)%;(24.47±7.10)%比(43.27±6.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术后3、7 d血清IL-2明显降低,以7 d为显著[(578.65±85.50)ng/L比(973.24±102.47)ng/L;(578.65±85.50)ng/L比(1 021.10±125.32)ng/L,P<0.05]。结论IκBαM可通过抑制AP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Ⅰ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Ⅰ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Ⅰ治疗肝癌1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术后复发肝癌2例,复发肝癌伴淋巴结转移1例.在综合治疗指导下,利用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Ⅰ进行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感染、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肝功能出现损害,经常规保肝治疗后恢复.于术后1、3、6个月复查CT查肿瘤体积缩小分别为(34.57±4.52)%、(47.12±4.71)%、(32.37±5.29)%.术后3个月全部存活,术后6个月存活9例,术后1年存活5例,3例患者存活已达14个月,余患者死于全身转移和肝功能衰竭.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Ⅰ治疗肝癌具有安全性、微创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综合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将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对照组)、C组(PcDNA3.0组)和D组(PcDNA3.0-IκBαM组)。应用Western-blot、RT-PCR测定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与B、C两组比较,D组术后2hNF-κBp65蛋白和NF-κB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AL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认为IκBαM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望应用于临床减轻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绝大多数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引起,一般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过速,症状严重,常速来急诊而入几出近年来,我国的疾病统计资料表明,脑卒中发病率每年110/10万人。我国北方与中原地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患地方,部分省市为3to-400/10万人,死亡率50/10万人,占所有疾病的第二位,且年龄提前。因此,脑血管病的早期发现,迅速急救及高质量的护理很重要。ICU的护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有超前意识,及早执行特护护理和心理护理,使病人转危为安。现结合临床观察与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