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医疗过程(medical process),包括了医生对患儿从入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治疗以及出院后随访.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起误解和矛盾,这在"三个家庭一个宝贝"的现今社会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这过程中,儿科医生的态度、言谈举止、医疗处理能力都尤为重要. 1建立信任,详尽采集病史 儿科医生除了具备良好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识别不同病情、与不同层次的病人家长沟通的能力.儿科医生首先应与患儿家属建立信任,仪表要端庄,衣着整洁,精神饱满,态度和蔼,投以理解、鼓励的目光,使之消除顾虑,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2.
樊靖  张湘生  刘傥  黎志宏  万军  荣雪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00-1502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行植骨术后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的4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植骨术骨愈合后肢体短缩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儿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42个月,平均外固定指数48.0days/cm,延长范围幅度6.9—17.0cm(平均9.3cm),骨愈合指数为39.2days/cm,骨愈合率100%,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用于治疗儿童胫骨植骨术后双下肢严重不等长,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中出现高热和Ⅳ度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对13例大剂量化疗治疗中出现高热伴DIC倾向和Ⅳ度骨髓抑制的恶性骨肿瘤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无效、物理及药物降温无效时,立即给予输入浓缩红细胞与血小板。结果经给予成分输血治疗后,11例患者体温在24 h内降至正常,2~3天后,白细胞开始回升,未发生重要器官出血。结论当大剂量化疗患者出现高热并处于Ⅳ度骨髓抑制病危状态时,早期给予成分输血并应用升血细胞药物,同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能有效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非限制型肱骨头假体治疗肱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3年6月~2006年1月,本科收治的采用非限制型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的肱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13例。其中骨肉瘤9例,Enneking分期ⅡA期;骨巨细胞瘤3例,Enneking分期ⅡA期;骨浆细胞瘤1例,Enneking分期IB期。男9例,女4例;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28.5岁),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对患者假体位置、疼痛、功能、患者心理承受等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于术后15个月后出现肺转移多器官衰竭死亡。所有病例术后患肩疼痛明显减轻,未出现假体松动,术后综合评分较术前均有提高。[结论]非限制型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严格掌握适应证,配合术前及术后化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青少年严重的膝外翻畸形合并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对28例青少年膝外翻畸形并肢体短缩行骨痂延长术治疗的资料。男17例,女11例,年龄8~14(平均11.9)岁,双膝外翻者3例,共31个膝。术前患侧肢体短缩3~7(平均4.1) cm;股胫角138°~160° (平均148°),踝间距5~33(平均15.2) cm。结果:全部病人均获随访。随访35~84(平均62)个月,延长范围4.5~10.1(平均6.8) cm。愈合后股胫角169°~175° (平均173°)。所有患者双下肢几乎等长,严重外翻畸形得到纠正。结论: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是治疗青少年伴有股骨短缩的膝外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和肢体短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的26例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行骨段转移术.男15例,女11例,年龄8~17岁,平均11.6岁,术前患肢平均骨缺损长度4.8 cm,肢体短缩差值平均5.3 cm.[结果]全部病人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116个月,平均外固定指数48.0 d/cm.延长范围5.8~15.1 cm(平均10.3 cm),骨不连接愈合时间平均6.6个月(4~ 13个月).骨愈合率100%,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是治疗儿童伴有肢体短缩的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樊靖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3):427-429
骨外固定技术(technology of external skeletal fixation)从十九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无论是生物学理论还是外固定器(extemal fixator)运用和适应证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运用于治疗骨折的基础上,能够治疗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的严重肢体损伤、骨不连、骨缺损,纠正肢体畸形和功能重建,为骨科其它相关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应用外固定器所产生的并发症也相应的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