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76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97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3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1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静脉滴注头孢他啶过敏致短暂性全面遗忘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26岁,因患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入院治疗,有磺胺及氧氟沙星过敏史。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给予头孢他啶2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给药6min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口唇发绀、意识模糊。体格检查:体温37.2℃,呼吸30次/min,脉搏128次/min,血压8/6kPa(1kPa=7.5mmHg),肺部闻及哮鸣音。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2007年3月,我们对219例置T管引流的患者,拔管后常规行胆道镜检查,发现了一些T管胆道造影(T—cholangiography,T—CG)未发现的问题,并给予了及时、相应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余,加重并寒颤、发热、黄疸1周于2004年3月11日入院。查体:T:38·2℃,急性病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肋下2 cm。WBC 13.8×109/L,N 0.92;总胆红素138μmol/L,直接胆红素76μmol/L;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可疑占位。入院后于2004年3月15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总管内径1·8 cm,肝左外叶纤维化,切开胆总管见其内有大量胶冻样液体,胆道镜检查见未发现胆管结石,肝左外叶胆管囊状扩张,其内亦见大量胶冻样液体。诊断:粘胆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肝左外叶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LCBDE治疗的58例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及同期58例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x 2=3.921,6.940,1.332,1.270,0.342,均P>0.05).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胆管炎、胆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2=0.438,0.537,0.342,1.036,0.342,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结石残余、胆管狭窄及死亡病例.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术中仔细操作的前提下,行LCBDE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传统医学正向着数字化精准医学转换。精准肝脏外科的特点是通过术前精准评估和手术规划、术中精细解剖止血而使患者获得最佳康复。3D技术通过影像学数据构建出肝脏仿真模型,可以让外科医师从三维角度上充分认识肝脏,从而更好完成术前评估与规划。生物3D打印作为近年新兴的学科,未来有望解决肝移植手术供体短缺、肝脏切除术后残肝体积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清蛋白尿的检测在肝癌患者术后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象,出现微清蛋白尿者观察组(26例),未出现微清蛋白尿者对照组(34例),检测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观察脏器积液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CD8+含量、脏器积液的例数和引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和CD3+,CD4+,CD4+/CD8+,NK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微量清蛋白尿对于判断肝癌术后液体治疗的机体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EN-PN)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EEN-PN组和全肠外营养(TPN)组各34例,分别监测并对照分析术前1 d及术后7 d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EEN-PN组及TP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9±8)h和(68±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体质量维持等方面明显优于TPN组。结论: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胃十二指肠手术后患者具有安全可靠、肠功能恢复快、价格低廉等优势,临床可适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VIPoma)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告2013年1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VIPoma,并检索1979—2013年国内文献,取其中资料相对完整的34例,对35例VIPoma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位置、大小及有无转移、手术方式、病理学检查和随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周期性发作的分泌性腹泻、低钾血症、低胃酸或无胃酸分泌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血浆VIP水平增高具有诊断价值,经生长抑素或手术治疗后,水泻缓解或停止,血钾恢复正常,血浆VIP 明显下降。采用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化疗、肝移植等治疗方法对于肝转移者均有效果。结论:VIPoma 诊断依赖于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血浆VIP测定;B 超及CT检查是胰腺VIPoma定位诊断的可靠方法。生长抑素可缓解腹泻,手术切除为胰腺VIPoma有效治疗手段,姑息性切除亦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胃癌患者,以21例行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者为A组,27例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营养指标、消化道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营养指标RBC,HGB,TP,ALB及平均体质量变化均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消化道症状及并发症倾倒综合症及腹胀B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临床效果优于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