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淫羊藿可能的物质基础,并分析淫羊藿抗骨质疏松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活性成分筛选、靶点预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结果淫羊藿在TCMSP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30个相应成分,根据OB和DL参数共筛选到23个入血活性成分,同时利用相关靶点预测技术,共获得101个预测靶点。通过对GEO芯片数据库的基因芯片进行二次挖掘分析,共获取124个明显的差异基因;在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检索到356个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已知的相关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构建并合并活性成分及疾病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221个关键基因;Clue GO富集分析显示,淫羊藿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且膝关节受累患者20例,均进行超声检查及关节镜检查,观察患者超声及关节镜下表现。结果 超声检查:声像图异常表现有滑膜增生、积液、尿酸结晶沉积、痛风石形成、“双轨征”、骨侵蚀,其中可见滑膜增生19例、积液15例、尿酸结晶沉积13例、痛风石形成5例、“双轨征”3例、骨侵蚀1例。关节镜检查:镜下可见大量白色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内。结论 超声检查能有效、全面的评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情况,能够实时动态对不同病程阶段的关节情况进行监测,其可作为痛风性关节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挖掘补肾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靶点和骨质疏松症的靶点,探究补肾活血胶囊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手段,对补肾活血胶囊进行活性成分筛选、药物疾病靶点预测,明确补肾活血胶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分析其信号通路富集程度以探究其分子机制。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共发现补肾活血胶囊相应成分1186个,根据OB值和DL值筛选出入血活性成分249个,在此基础上获得其预测靶点145个。通过二次挖掘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筛选出明显的差异基因124个;检索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的靶点基因356个。通过cytoscape构建并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关键基因229个;利用Clue GO富集分析显示,补肾活血胶囊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13 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补肾活血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及成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13年1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157例患者,根据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相应处理,随访3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157例患者,根据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相应处理,随访315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出现并发症26例,经积极处理所有并发症均获得良好控制,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良好。结论:术前正确诊断和评估疾病,术中恰当地使用止血带,并熟练掌握关节镜的入路和操作技巧,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凝等药物,积极功能康复,才能提高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中药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对桂枝芍药知母汤可能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筛选和预测,检索TTD、DrugBank、OMIM、GAD、PharmGKB等数据库与骨性关节炎相关的作用靶点,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经大规模数据分析,得到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骨性关节炎相关基因构成的分子网络及信号通路,采用Clue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交互网络图。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解析。结果: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检索出桂枝芍药知母汤1016个相关成分,根据OB和DL参数筛选出172个入血活性成分并预测出160个可能的靶点;同时在上述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检索出168个与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已知靶点,应用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183个关键基因,Clue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桂枝芍药知母汤作用于骨性关节炎的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被富集在关节软骨生长、修复和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抵抗氧化应激、炎症等99条信号通路。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来治疗OA,主要体现在促进关节软骨生长、修复和代谢、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抵抗氧化应激、抗炎和调节全身其他免疫系统来干预关节软骨-骨的动态平衡,充分体现了中药复方在治疗疾病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对于阐明其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实验研究提供依据,也为研究中药复方治病注重配伍、多层次、多靶点等特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杜仲所有成分数据,筛选和预测杜仲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挖掘靶点数据库、药物银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遗传关联数据库、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5大疾病数据库中已知与骨关节炎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杜仲入血活性成分及已知与OA相关靶点的相互关系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关键靶点;采用Clue 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TCMSP检索出119个杜仲相关成分,利用TCMSP模型预测出7个入血活性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丁子香萜、刺痛灵、麦儿茶素、皮树脂醇)和116个作用靶点,且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之间形成271条对应关系;从5大疾病数据库检索出168个已知与骨关节炎相关的靶点;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202个杜仲防治OA的关键节点,其中疾病与药物直接映射靶点有17个; Clue 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杜仲作用于骨关节炎的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被富集于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以及炎症、代谢、其他疾病相关等60条信号通路。结论: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丁子香萜、刺痛灵、麦儿茶素、皮树脂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仅表现为直接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调节骨代谢平衡;还表现为间接通过调节炎症、免疫和其他全身系统等,影响骨与软骨微环境,具有多通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过程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利用疾病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作用靶点;将获得的关键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完成PPI网络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通过Auto Dock Vina等软件完成化学有效药物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化学有效成分69个、药物靶点蛋白128个及药物与骨质疏松症共同相关靶点81个;获得了IL6、TP53、VEGFA、TNF、JUN、MAPK1、EGF、EGFR、ESR1、CAT等PPI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通过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药物代谢、雌激素反应调节与细胞抗缺氧、抗衰老等生物学进程,调控TNF、药物代谢过程、HIF-1、VEGF、雌激素调节等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调控网络中的关键靶点与相关有效成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揭示了六味地黄丸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及实验验证提供了目标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及分布情况。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2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3例;年龄20~63岁,平均38.8岁。股骨头坏死均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Ⅱ期;病程3~18个月,平均9.2个月。首先行髋关节CT扫描,采用Mimics Research 21.0软件三维重建股骨头并识别坏死组织;然后利用3-matic Research 13.0软件将重建的股骨头分割为8个区域,测算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坏死组织体积比,以及不同区域坏死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股骨头三维数字模型显示坏死组织主要位于股骨头前上方,坏死组织区域主要呈穹窿状。股骨头分区显示坏死组织主要集中于前上内区、前上外区与后上内区。25例患者股骨头体积为(48399.52±9408.90)mm^3,坏死组织体积为(20917.08±6566.94)mm^3,坏死组织体积比为44.75%±15.72%。不同区域坏死组织体积及体积比不一致,其中前上内区、前上外区和后上内区较大。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能快速直观地评估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有观察性研究表明微量营养元素可能对骨坏死的预后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微量营养元素与骨坏死具体的因果关联尚未可知。目的:利用大规模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究微量营养元素与骨坏死之间的因果关联,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从IEU OpenGWAS数据库、GWAS catalog数据库、FinnGen数据库提取需要的暴露和结局数据(钙、镁、铁、维生素E、胡萝卜素、视黄醇与骨坏死)。对数据进行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简单模式法(simple mode)、加权模式方法(weighted mode)和MR-Egger回归对结果进行补充;然后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①结果发现,血清铁浓度与骨坏死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微量营养元素未发现相关,且所有数据都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②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因果关系稳健;③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此次研究提供了血清铁浓度和骨坏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了解微量营养元素与骨坏死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临床上对骨坏死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是一类应用药物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使用MiBioGen联盟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统计数据(n=13266)和芬兰R9数据库中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GWAS数据(264例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患者和37701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和简单模型法来研究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之间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是否可靠。反向孟德尔随机化以全部肠道菌群作为结局进行效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黏胶球形菌门、黏胶球形菌纲、黑色素杆菌纲、嗜胃杆菌目、红螺菌目、食物谷菌目和双歧杆菌属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直接的正向因果关联;甲烷杆菌纲、芽孢杆菌目、甲烷杆菌目、毛螺菌科、甲烷杆菌科、霍尔德曼氏菌属、毛螺菌属(UCG010)、厌氧杆菌和泰泽氏菌属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直接的负向因果关联。②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显示,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与梭菌科、消化链球菌科、链球菌科、梭状芽胞杆属和链球菌属呈直接的负向因果关联,与艾森伯格菌属呈直接的正向因果关联。③双向敏感性分析均未发现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④结果证实,肠道菌群作为暴露,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作为结局,7种细菌性状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正相关因果关系,9种细菌性状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负相关因果关系;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作为暴露,肠道菌群作为结局,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与5种细菌性状有负相关因果关系,与1种细菌性状有正相关因果关系。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有望改善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发病与预后,为骨科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