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B1 and DQ alleles and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ype 1 diabetes in North Chinese children.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second exon of DRB1 and DQ alleles, after which sequence specific olignucleotide probe (SSOP) dot blot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mplified products. Results DRB1*0301, DQA1*0301, DQB1*0201 alleles and 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haplotyp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hile DQA1*0103 and DQB1*0601 allel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DR4 and DR9 haplotypes in patients and contro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DR3/DR4 and DR4/DR9 heterozygo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Conclusions DRB1*0301, DQA1*0301 and DQB1*0201 confer susceptibility while DQA1*0103 and DQB1*0601 confer protection to type 1 diabetes. 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haplotype offers a predisposition to type 1 diabetes in North Chinese. Alth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DR4 and DR9 in patients and control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R3/DR4 and DR3/DR9 heterozygo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showing that the susceptive effects of DR3 and DR4 or DR4 and DR9 haplotypes could be added up.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中组织相容性复合物DQ(HLA-DQ)基因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剂量效应规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对54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儿和40例正常成年供血员HLA-DQ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携带4个易感性基因的个体只见于患者,携带3个易感性基因的个体在患者中为33.3%,正常对照中为10%;携带2个或1个易感性或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在正常对照中频率较患者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携带3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只见于正常对照。提示:IDDM易感性基因具有部分隐性遗传的特点且具有累加效应。个体中1个或2个易感性基因的存在不能对IDDM构成显著的易感性,3个或3个以上易感性基因的存在方可对IDDM构成显著易感性。DQ保护性基因具有部分显性遗传的特点并且也具有累加效应。携带1个或2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患IDDM的机会将大大减少,而携带3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则可以不发生IDDM。  相似文献   
3.
Wolcott-Rallison综合征(WRS)以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致病基因为编码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a激酶3的基因。WRS综合征发病率极低,预后欠佳,患儿多于幼年死亡。本文就WRS综合征的遗传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儿童早老症(HGP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以加速衰老为重要特征。该病可累及皮肤、脂肪、心血管、骨骼等多器官系统,发病率为1∶8 000 000~1∶4 000 000。多数患儿仅能活到6~20岁,平均寿命14.6岁。本病临床表现极具特征性,表现为严重生长迟缓、特殊皮肤表现、典型颅面表现等。HGPS预后不良,目前尚无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临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1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诊疗经过和后期随访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中,男7例,女11例,起病年...  相似文献   
6.
报告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伴关节松弛2型(spondyloepimetaphyseal dysplasia with joint laxity 2, SEMDJL2) 1例。男, 1岁8个月, 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面中部扁平、肌张力减退、四肢关节松弛、双手掌指关节过伸, 有先天性喉喘鸣病史, 符合SEMDJL2的临床特征。Sanger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携带KIF22基因c.443C>T错义突变, 导致编码产物p.Pro148Leu氨基酸变异, 初步判定该突变为致病性变异。对有先天性喉喘鸣、全身关节松弛、关节过伸等表现的患儿可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协助遗传学诊断。  相似文献   
7.
8.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是婴幼儿和儿童期持续性复发性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胰岛素分泌调节异常,从而造成严重、持续性的低血糖为特征。本病由MacQuarrie于1954年首次描述,诊断为“婴儿特发性低血糖症。”为避免混淆,目前倾向于将生后不久发病的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称为CHI。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对胰岛细胞生化通路了解的加深,对CHI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CHI的遗传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桑艳梅 《药品评价》2011,8(11):39-42,45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每一种基因变异都对疾病有温和的致病风险,并增加个体对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对2型糖尿病遗传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内分泌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迄今已发现了200多种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候选基因.本文就2型糖尿病的7个热点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HLA—DMA及DMB基因与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和经典的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Ⅱ类基因一样,HLA-Ⅱ类非经典基因DMA及DMB基因与1型糖尿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存在一定的人种差异。HLA经典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所结合肽的性质对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着重要影响。推测在HLA经典Ⅱ类分子所允许结合的一系列肽系中,DM易感性基因或二聚体编码的DM分子在行使其功能的过程中,更易使致糖尿病性肽一复合物“得以生存”,并被呈递至细胞表面,使辅助性T细胞(Th)1/Th2比例上调,从而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对多人种进行包含DM分子在内的扩展单倍型与1型糖尿病易感相关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