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Medscape.com9月4日报道(原载Clin Inlect Dis 2007;45:654—657),晚期诊断与HIV感染的免疫及临床进程相关,并非单纯年龄因素所影响。 法国图卢兹Purpan医院的Lise Cuzin医生及其同事们在一项大型队列研究中分析了年龄因素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有效性及耐受性的影响,并同时考虑晚期诊断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进修医生脂肪肝学习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北京佑安医院脂肪肝中心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共41名。随机分入联合教学组(21名)和常规教学组(20名)。联合教学组采用PBL教学+CBL教学+LBL教学,常规教学组采用CBL教学+LBL教学。结果 联合教学组及常规教学组在年龄、性别、职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教学组进修医生基础理论成绩得分(84.64±6.50)分,病例分析成绩得分(89.76±7.24)分均高于常规教学组的基础理论成绩(78.32±12.61)分,病例分析成绩(74.62±1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后的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出,联合教学组更多比例的学生进行了提前预习,更多比例的学生肯定了学习效果,更多比例的学生认可团队合作,对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更加认可。结论 在脂肪肝进修学习中加入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进修医生的学习成绩。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出,联合教学组在提前预习、学习效果及团队合作方面优于常规教学组。在进修医生中开展PBL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TAT-EGFP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试验方法,探讨该融合蛋白经过胎盘屏障后在小鼠体内跨越各种生物膜转导及分布情况.方法:将重组表达栽体pET32-TAT-EGFP转化E ColiBL21,得到稳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注入孕鼠腹腔内,注射后第3天分别取母鼠和仔鼠组织,并做快速冷冻切片,观察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成功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3的TAT-EGFP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在小鼠不同组织细胞内分布,在小肠上皮分布最为明显, 并能透过胎盘及血脑屏障.结论:TAT介导的EGFP可在小鼠体内广泛跨膜转导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大分子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及其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免疫激活与发病机制 在基础科学及发病机制领域,第4届国际艾滋病协会大会(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IAS)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HIV感染的潜在机制,尤其是免疫激活对疾病进程的作用。关于这些影响机制,多数研究又集中在病毒复制以及淋巴细胞的耗竭到底在疾病中起何作用。病毒载量是疾病进展的直接预测因素,而体内病毒的复制直接导致淋巴细胞破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急性甲型肝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新疆和田地区传染病专科医院住院的甲型肝炎患儿,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包括IL-6、IL-8、IL-10、IL-1β、TNFα,并对肝功能、凝血功能、是否合并腹水等临床指标进行监测,比较血清细胞因子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急性甲型肝炎患儿7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检测发现急性甲型肝炎组患儿血清IL-10水平为19. 60(15. 50~32. 08)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 00 (5. 00~10. 30) pg/ml(Z=-6. 79,P 0. 01)。急性甲型肝炎患儿血清IL-10水平与ALT(r=0. 24,P=0. 04)、TBil(r=0. 32,P 0. 01)、PT(r=0. 29,P=0. 01)呈正相关。此外,血清IL-10水平在黄疸型肝炎组患儿为23. 20(18. 04~45. 00) pg/ml,而非黄疸型肝炎组患儿为18. 40(14. 84~24. 80) pg/ml,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 30,P=0. 02)。血清IL-10水平在合并腹水组明显高于无腹水组[42. 60(19. 15~73. 35) pg/ml vs 19. 02(15. 13~27. 33) pg/ml,Z=-2. 42,P=0. 02)。血清IL-6(Z=-0. 95,P=0. 34)、IL-8(Z=-0. 97,P=0. 33)、IL-1β(Z=-1. 33,P=0. 18)、TNFα(Z=-0. 34,P=0. 73)在急性甲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在是否黄疸型肝炎、是否合并腹水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结论血清IL-10在急性甲型肝炎患儿中明显升高,且在病情偏重的黄疸型肝炎组和合并腹水组中明显升高,提示细胞因子IL-10在急性HAV感染所致的免疫损伤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过程中CD4+CD25+Treg的意义。方法 1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48周全部获得了HBsAg清除。每12周观察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效价、CD4+CD25+Treg变化。结果 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59.41±35.20U/L)较基线(25.72±12.85U/L)、48周(27.86±10.27U/L)升高更明显(P<0.05);CD4+CD25+Treg变化与ALT同步,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9.07±3.37)较基线(2.72±1.33)、48周(3.13±1.18)升高更明显(P<0.05);谷丙转氨酶(ALT)与CD4+CD25+Treg比率呈正相关(R=0.769,P=0.008)但是Treg比率与HBsAg效价(log)无相关性(R=-0.14,P=0.879)。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过程中,ALT在HBsAg清除前节点明显升高,可能系机体免疫被激活表现,而CD4+CD25+Treg比率同步升高可使机体维持保护性免疫,避免激发过度的免疫反应所致的肝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8.
复发和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既往治疗后复发和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开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复发无应答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0.6~15 mg.kg-1.d-1治疗。无应答组27例,疗程为72周;复发组18例,疗程为48周;动态留取血清,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HCV RNA的检测,以分析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和无应答组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分别为55.6%和25.9%(P=0.045),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分别为83.3%和51.9%(P=0.031),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分别为83.3%和59.3%(P=0.087)。基线HCVRNA在复发组低于无应答组,同时获得病毒学应答组(RVR、cEVR、ETVR)基线HCV RNA也均低于未获得病毒学应答组(仅cEVR节点有统计学意义,P=0.039);复发组病毒动力学呈快速下降,无应答组病毒动力学呈缓慢下降;获得病毒学应答(RVR、cEVR、ETVR)组基线淋巴细胞百分比(LYPH%)均高于未获得病毒学应答组(P=0.009、0.037、0.020)。结论复发和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再治疗后,复发组近期疗效(RVR、cEVR、ETVR)优于无应答组;基线HCV RNA低、病毒动力学快速下降型及基线较高水平LYPH%是疗效的阳性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eP-CHB)HBV前C/BCP突变/准种及其与HBeAg、HBV DNA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断面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20例eP-CHB患者进行前C/BCP突变检测,其中24例患者进行前C/BCP区扩增、克隆,同步检测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分析前C/BCP突变/准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HBeAg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 结果220例eP-CHB患者中,HBV前C/BCP总突变率为70.0%(154/220),前C/BCP共同突变率为18.2%(40/220),前C突变率为30.9%(68/220),BCP突变率为57.3%(126/220)。HBV DNA≥ 5 lgIU/ml患者上述4种突变检出率均高于HBV DNA< 5 lgIU/ml者,其中前C/BCP总突变和BCP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09、P = 0.016,χ2 = 5.081、P = 0.024)。HBeAg水平越低(< 500 COI、500~1 000 COI和> 1 000 COI共3组患者比较),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738、17.291、16.263、22.164,P均< 0.001)。HBV DNA≥ 5 lgIU/ml患者中,HBeAg水平越低,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503、19.654、16.727、29.119,P < 0.001)。准种检测中,前C区高突变组患者HBeAg水平低于低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0、P = 0.017),前C、BCP高突变组与低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24、P = 0.462,t = 0.893、P = 0.317)。 结论eP-CHB患者中仍存在广泛的前C/BCP突变。高HBV DNA、低HBeAg表达者,前C和BCP突变的发生率较高;前C区突变株在准种中比率高者更影响HBeAg的表达。推测前C/BCP突变可能是eP-CHB出现低HBeAg、高HBV DNA,并导致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易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安全性.方法 2020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例纳入本研究.患者为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S)术后或布加综合征,应用利伐沙班(10 mg/d)抗凝治疗≥3个月.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出血并发症;次要终点为利伐沙班导致的肝损伤;其他指标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PVT变化等.结果 26例患者中,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54.2±13.8)岁.利伐沙班治疗时间为4.0(3.0,8.0)个月.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B级23例,C级3例.治疗前食管静脉曲张重度伴红色征17例(65.4%),消化道溃疡8例(30.8%),曾有消化道出血者12例(46.2%).抗凝治疗中未见消化道出血及卒中等出血事件,1例有轻微齿龈出血.抗凝治疗前后ALT [19.0(13.8,28.0)U/L比22.5(17.0,31.3)U/L]、AST [31.0(19.3,44.5)U/L比35.5(26.8,56.3)U/L]、CTP评分[8.0(7.0,9.0)比8.0(6.8,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BIL[29.5 (19.2,53.1) μmol/L]较抗凝前[28.5(16.5,37.7) μmol/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利伐沙班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性好,无显著出血及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