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7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74篇
内科学   387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103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219篇
综合类   1057篇
预防医学   449篇
眼科学   177篇
药学   415篇
  1篇
中国医学   424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82例资料,统计其临床采集标本中细菌培养、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不同标本中分离病原菌谱的特点分布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结果:82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87株,主要来自痰液(49株)、尿液(17株)、伤口分泌物(13株)等标本中,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强,其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弱;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为最强,而其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最弱。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多数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且对临床常使用的抗菌药物均由较高的耐药率;建议临床对术后感染患者尽早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用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经皮电刺激在周围神经嵌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嵌压征在手术松解后应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周围神经嵌压的病例,经手术神经松解后,随机分为电刺激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于术后4周、8周、12周给予功能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4周、8周、12周的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电刺激分别为71%、86%、100%;对照组分别为50%、57%、71%。统计学显示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有效提高了周围神经嵌压征患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女性患者侧卧位导尿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患者的导尿通常采用仰卧位 ,两下肢屈曲外展 ,但某些神经内科患者因下肢痉挛性麻痹 ,肌张力低 ,仰卧位导尿极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设计侧卧位导尿 ,对患者和操作者的意见、侧卧位导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仰卧位导尿做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以曾接受过仰卧位导尿的 34例女性住院患者为对象 ,做侧卧位导尿比较 ,并用问卷方法征求患者和操作者意见。侧卧位导尿用物与仰卧位导尿相同。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右侧 ,患者左侧卧位 ,双膝屈曲 ,双髋屈曲 ,右腿向腹部靠拢 ,暴露会阴部 ,消毒顺序由前向后 ,由中央向两侧 ,反复消毒…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女性 ,33岁 ,3个月前开始无特殊诱因出现畏寒、高热 ,无咳嗽、胸闷、气促等。隔1~3天出现畏寒、高热 (T39℃~40℃ )。多次在门诊予丁胺卡那、氧氟沙星等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月前住本院作血培养2次 ,均见A群链球菌生长。给菌必妥、来立信抗炎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 ,体温正常2周作血培养阴性后出院。但出院次日起又出现间歇性畏寒、高热而再次入院 ,体检 :T39℃ ,P84次/min,R20次/min ,BP14/10kPa(105/75mmHg)。颈静脉无怒张 ,心界不大 ,胸骨左缘第Ⅱ~Ⅲ肋间Ⅲ级连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16、Cyclin、D1Rb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30例胃癌组织中P16、Cyclin D1、Rb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16、Cyclin D1、Rb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胃粘膜分别为90%、10%、90%;胃癌分别为36.67%、53.33%、50%,胃癌纽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6、Cyclin D1蛋白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远处转移与否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P16、Cyclin D1、Rb基因与胃癌发生有关,P16、Cyclinp蛋白检测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分规的简易颅内血肿立体定向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柯东风  马少彬 《广东医学》2003,24(11):1155-1155
随着单纯钻孔抽吸术、碎吸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推广应用 ,越来越多的脑出血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而如何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便成了治疗成败的首要问题。目前 ,临床上定位方法有多种 ,如应用立体定向仪[1 ] 、CT扫描下定位[2 ] 、标志物定位法[3 ] 、331定位法[4]等 ,但这些方法不仅操作繁琐 ,不易掌握 ,而且费用昂贵。近年来 ,我们利用大分规可测量弧面上两点间直线距离的特点 ,摸索出一套简易定位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39例 ,女2 3例 ;年龄 39~ 85岁 ,平均 6 3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5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用钛合金指骨(或掌骨)螺钉行环形“鼓式”内固定术。结果 5例随访11~24个月,均在术后10~12周骨折完全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鼓式”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比较实用、预后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的处理方法与技巧,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稳定骨折端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18~67岁,平均36.8岁。结果:120例中111例优良,或通过Ⅱ、Ⅲ期手术,软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因感染、骨折复位不良,骨折不愈合;8例Ⅱ期截肢。结论:对于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以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术中良好的骨折复位、简单的内固定合并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有利于日后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碘油已成为防治地甲病和地克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推广碘盐有困难的边远地区或盐湖地区。碘油具有安全、经济、长效等优点。尤其对预防地克病的发生有良好作用。1974年Watanabe等人首次报告口服碘油与肌注碘油有相同效果。为探讨一次日服碘油的有效时间,以及在体内吸收,贮存、排泄等问题进行此项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顺产后8周内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伟民  周亚芳 《上海医学》1997,20(5):289-2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