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Wnt信号通路及内质网应激研究山茱萸新苷Ⅰ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原代成骨细胞,CKK8实验检测在药物浓度下山茱萸新苷Ⅰ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检测不同浓度山茱萸新苷Ⅰ干预下成骨细胞ALP的活性情况; Real-time PCR检测Wnt2、β-catenin、BMP2、OPG、NOX4、PERK基因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Wnt2、β-catenin、PDI、CHOP和BIP蛋白表达量。结果 CKK8实验及ALP染色表明山茱萸新苷Ⅰ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有一定影响,不同浓度山茱萸新苷Ⅰ干预下成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山茱萸新苷Ⅰ组的Wnt2、BMP2、β-catenin、OPG、NOX4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1),而PERK明显降低(P0. 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山茱萸新苷Ⅰ组的成骨细胞Wnt2、β-catenin、PDI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 01),CHOP表达亦有轻微上升,但不明显(P0. 05),而BIP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 01)。结论山茱萸新苷Ⅰ浓度为1 mmol/mL时在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作用上表现最佳,其能显著升高成骨细胞Wnt2、BMP2、β-catenin、OPG和NOX4的mRNA表达水平,而降低PERK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Wnt2、β-catenin、PDI的蛋白表达量,降低BIP的表达量,在山茱萸新苷Ⅰ的干预下,Wnt信号通路及内质网应激途径对成骨活动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州市绝经后女性肌肉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120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绝经后女性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90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2.4±7.5)岁。所有受试者均记录其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身高、体重,计算BMI数值并进行骨密度测定、体成分分析检测肌肉质量。根据ASMI数值将受试者分为肌肉减少组及非肌肉减少组;分析两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BMI数值、骨密度及肌肉质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肌肉质量的相关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指标与肌肉质量的相关性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 肌肉减少组BMI和ASMI数值低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肌肉减少组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大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绝经年龄(r=0.262,P=0.012)和BMI(r=0.771,P<0.001)与ASMI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绝经后女性ASMI值的因素主要有绝经年龄(P=0.037,B=0.034)和BM...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恶性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中,疾病往往被多种因素所影响,传统的思维模式存在局限.中医"五辨"思维则是突破局限,将辨证、辨症、辨病、辨机、辨人结合运用,为把握妇科恶性肿瘤动态性质、矛盾特点、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及内在机理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肾功能对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方法 对全基因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eGFR和OP的GWAS汇总数据来源于东亚。eGFR数据共包含143 658例样本,OP数据一共212 453例样本。利用与肾功能(以eGFR衡量)密切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分别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法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肾功能对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因果关系。结果 共纳入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MR-Egger回归结果表明不存在基因的水平多效性(P=0.449)。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eGFR的降低可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对数变换后的eGFR每降低一个标准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24%(OR=1.24, 95%CI:1.05~1.46)。结论 肾功能降低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探索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查找骨质疏松症和膝骨关节炎血清基因芯片表达谱;采用GEO2R筛选出差异miRNA并在miRDB、Targetscan进行靶基因预测;DAVID6.8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应用STRING、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有交集的4个差异miRNA,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共含278个节点与545条连线。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VEGFA、ESR1、CCND1、PRKACA、GSK3β、H2AFX、SHH、EGR1、DNMT3A、DNMT3B。结论 交集miRNA和核心基因的发现有助于了解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了解两病的相关发病机理,为药物的开发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模型大鼠的肝脏脂肪病变及补肾健脾活血方的作用。方法 选取3月龄SPF级雌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18);去卵巢后确定造模成功,随机抽取模型组12只大鼠,使用阿仑膦酸钠(n=6)和补肾健脾活血方(n=6)灌胃12周。取材后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microCT观察骨微结构;测量大鼠体重、肝脏重量及计算脂肪比;生化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油红O染色、HE切片观察肝组织;免疫组化观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结果 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的ALT、AST水平升高(P<0.05),腰椎骨密度下降(P<0.05);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骨微结构受破坏;体重升高,脂肪比升高;肝脏重量升高,肝脏...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目前临床医师在OP的治疗中更加关注骨密度的变化,常常忽略OP带来的疼痛,而疼痛是OP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其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现阶段,引起OP慢性疼痛的具体机制仍未被阐明,按照病理学特征分类,疼痛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在OP慢性疼痛中的研究逐渐被重视,可能成为治疗OP慢性疼痛的一把新钥匙。在骨吸收活跃状态,骨与软组织会释放各种刺激因子,ATP是其中一种,同时ATP可充当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冲动,研究证实ATP的释放会导致疼痛的发生,特别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抑制ATP的释放可以起到抑制疼痛的作用,ATP带有高度负电荷,其释放需要特定蛋白的参与。氯膦酸盐是第一代不含氮双膦酸盐,除抗骨质疏松外,还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研究发现,氯膦酸盐是一种对囊泡核苷酸转运蛋白选择性强且有效的抑制剂,可以抑制ATP通过囊泡核苷酸转运蛋白进入溶酶体,进而阻断了ATP的释放,达到止痛效果。因此,溶酶体-VNUT-ATP途径在OP慢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该途径可以为OP慢性...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易骨折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骨血管的生成、骨代谢中骨生成和骨吸收的平衡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向成骨分化作用对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及防治至关重要,氧是骨细胞生长、发育及功能代谢的重要条件,骨微环境处于天然的低氧状态下,其中维持骨稳态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属于氧感应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其活性亚基HIF-1α是细胞感知和适应氧调节机制的核心调控因子,在细胞氧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HIF-1α对骨血管生成以及骨代谢作用的研究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能。研究证明HIF-1α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蛋白、miRNA等调节骨血管生成、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成分化,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向成骨分化作用,HIF-1α可能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极具潜力的新靶点。本文旨在综述HIF-1α在骨血管生成及骨代谢方面对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及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绝经期间卵巢雌激素减少导致骨小梁微结构遭到破坏,皮质骨吸收增加,皮质孔隙增加,这些影响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并增加了脆性骨折风险。现有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在调节成骨细胞分化、破骨细胞分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LncRNA基因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高低峰值骨量人群生物标志物的差异,并验证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从GEO数据库获取高低峰值骨量人群基因表达数据集(GSE7158),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然后进行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差异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中的CytoHubba插件及R语言筛选得到关键基因及关键基因互作网络。最后,验证关键基因在骨质疏松症中的表达及诊疗价值。结果 共筛选得到高低峰值骨量人群差异表达基因182个,包括73个下调和109个上调基因。KEGG通路分析中破骨细胞分化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和铁死亡信号通路值得关注。PPI网络分析得到11个关键基因:MCM7、BUB3、RBBP7、GNG2、FSHR、PCNA、CCR5、CDK16、SRSF7、NPM1和CPSF6;进一步验证分析发现CCR5、CDK16、RBBP7和SRSF7和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结论 研究发现CCR5、CDK16、RBBP7和SRSF7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早期筛选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的生物标志物,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为后续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