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严重颅脑疾病,由于大脑皮层广泛损伤,中脑网状激动系统受损,临床上可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从而引起饮食困难,如不设法补充营养,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若伴有发热或感染,造成高代谢,病人消耗则更大。因此,补充足够的蛋白、热量及其它营养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存亡。我们对10例严重颅脑疾患的患者,用混合奶管饲方法补充营养,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并于饲前、饲后进行了一些有关生化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生理盐水250 ml与银杏提取物注射液25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予拜阿司匹林100mg、立普妥20 mg口服;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必存)30 mg静脉点滴,每口2次.两周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经病原学确诊,但误诊率高,为64.7%。34例均使用二性霉素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联合氟胞嘧啶治疗,11例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治愈率50%,好转26.4%。结论:脑脊液中找到新型隐球菌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反复多次脑脊液检查是防止误诊的方法。二性霉素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联合氟胞嘧啶疗效确切,脑积水患者可行侧脑室外引流。  相似文献   
4.
陈莹  程琼  林松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87-4688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曾误诊为结模性脑膜炎10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脱髓鞘脑病3例,肾性脑病1例,狼疮脑病1例,血管性头痛3例;均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诊。结论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隐球菌性脑炎诊断金标准,反复检测、应用多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率;对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与生化、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1 资料 患者,男,62岁,右利手,因"发热5 d,伴言语含糊、记忆力下降1 d"于2008年5月16日入院.5 d前受凉后反复于午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畏冷、鼻塞,腰骶部持续性疼痛,就诊当地诊所,先后予"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安痛定"肌注可暂时改善发热、腰骶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对32例急重颅高压病人采用脑室外引流,使脑室出血死亡率明显降低。对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表现脑积水者引流减压效果较好,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说明脑室外引流是抢救颅高压病人的一种应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32例急重颅高压病人采用脑室外引流,使脑室邮血死亡率明显降低。对结构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表现脑积不者引流减压效果较好,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说明脑室外引流是抢救颅高压病人的一种应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内针吸活检及其临床应用(附5例报告)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林松龄,张旭自从Eisenhardt和Cushing首先进行脑活检[1]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于推广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CT扫描和核磁共振的应用,促使颅内活检得以...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颅内血肿如不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势必引起严重的后果。实践证明,有些病例由于拖延了手术时间,即使清除了血肿,也未能挽救伤员的生命。为了提高这方面的诊疗水平,本文就我科从1971年12月至1977年9月所收治的急性颅内血肿67例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29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KP治疗,观察治疗后局部疼痛、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改善情况。结果15例患者疼痛均在2~48h内明显缓解,伤椎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大部矫正。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压表现。所有患者均随访6~30个月,平圴12.5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临床应用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