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再分布^201Tl/静息^99Tc^m-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法鉴别活性心肌的临床应用。方法102例临床怀疑有冠心病的病人进行了多巴酚丁胺负荷-再分布^201Tl/静息^99Tc^m-MIBI同时心肌断层显像,原始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两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进行图像分析。断层显像后2周内102例病人全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102例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均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单支病变48例,两支病变33例,三支病变21例。(2)20例负荷。^201Tl图像和静息^99Tc^m-MIBI图像放射性缺损,再注射^201Tl图像发现放射性填充,提示冬眠心肌存在;41例负荷^201Tl图像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99Tc^m-MIBI图像和再分布^201Tl图像发现放射性填充,考虑为缺血心肌;以上两种心肌均为活性心肌。(3)35例负荷^201Tl和静息^99Tc^m-MIBI图像均发现放射性缺损,而再注射^201Tl图像未发现放射性填充考虑为梗死心肌即无活力心肌。(4)6例负荷^201Tl及再分布^201Tl图像和静息^99Tc^m-MIBI图像均未发现放射性稀疏,为假阴性。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再分布^201T1/静息^99Tc^m-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法是一种有效、无创的鉴别活性心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肺癌复发和转移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国人肺腺癌转移细胞株,为研究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颖的实验材料.方法 本细胞取自首诊双侧淋巴结转移,65岁女性肺腺癌(Ⅲb期)患者的胸水细胞原代培养即获成功.致瘤率实验,细胞生长曲线,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定最PCR检测,小鼠心室造模,核素骨显像和X片活体成像...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迅速增加。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心理治疗是糖尿病的五大驾车。  相似文献   
4.
丹参注射液、黄芩注射液均为临床常用中药,由于其具有抗感染、抗凝、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作用,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一方面可以到达更好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心力衰竭患者减少液体量.但是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发现,丹参与黄芪注射液配伍发生输液反应率较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的化疗效果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如何选择最佳化疗方案,实现肺癌化疗的个体化、效果最大化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检验自体积液中进行癌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合并胸腔或心包积液的肺腺癌患者优化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并发恶性胸腔和/或心包积液的肺腺癌初治患者,经闭式引流控制积液。其中25例(药敏组)于无菌条件下留取积液300 mL-500 mL,肿瘤细胞通过自体积液(xeno-free)平均11天的细胞培养而获得,继而针对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行药敏试验,通过CCK-8进行敏感性检测,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优化疗方案进行全身化疗;另25例(对照组)进行经验性化疗。结果4个周期化疗后,药敏组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17例(68.0%)、稳定(stable disease, SD)5例(20.0%),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68.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88.0%;对照组PR 9例(36.0%)、SD 7例(28.0%),ORR为36.0%,DCR为64.0%。比较两组ORR和D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药敏组死亡21例,对照组死亡22例。药敏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平均10.0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平均30.2个月;对照组PFS平均5.8个月,OS平均21.2个月。比较两组P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轻微、可控。结论自体积液癌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程旭锋  刘胜  杨顺芳  刘琦 《中医杂志》2011,52(24):2128-2131,2134
目的 从调节破骨细胞分化的主要途径护骨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系统研究蛇床子—补骨脂温肾药对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乳腺癌骨转移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唑来磷酸组、蛇床子组、补骨脂组、2:2配比组、1:3配比组、3:1配比组,每组6只;另备正常裸鼠6只作为正常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液灌胃,唑来磷酸组皮下注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持续6周.观察裸鼠的体重、骨转移灶病理和OPG、RANKL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3:1配比组和2:2配比组体重下降率明显低于其他配比组,而2:2配比组低于3:1配比组;不同比例配伍组的骨抗酒石酸酸性磷酶(TRAP)(+)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配比组优于1:3配比组(P<0.05);不同配比的蛇床子—补骨脂可不同程度地上调OPG基因表达,下调RANKL基因表达,从基因方面调节OPG/RANKL的分泌比例,其中2:2配比组的疗效优于其他配比组.结论 不同配比的蛇床子—补骨脂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乳腺癌骨转移作用,其中2:2配比组疗效最突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了OPG/RANKL基因分泌比例.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冠状动脉微血栓模型,观察山莨菪碱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开胸后阻断升主动脉10 s,模型组经主动脉根部注入月桂酸钠1.5 mg/kg(40 mg/mL)建立冠状动脉微血栓模型;治疗组于注射月桂酸钠后即刻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治疗组于术前和术后3 h经耳动脉采血2 mL(对照组随机时间点采血,相隔3 h),测定各组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血液样本采集完成后处死所有动物,取心脏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微血栓的形成情况并计算微血栓形成率。结果模型组注射月桂酸钠后3 h,血清NO浓度较术前降低,而ET-1、VEGF和cTnⅠ质量浓度均较术前升高;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与模型组一致,但程度较轻;两组间各指标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内注入月桂酸钠后3 h,治疗组NO/ET-1比值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冠状动脉大动脉中均无血栓形成。对照组微动脉中无血栓形成;模型组和治疗组微动脉中均可见血栓形成,治疗组微血栓形成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其机制可能与扩张微血管、减轻内皮受损程度、纠正NO/ET-1的失平衡状态而减少月桂酸钠诱发的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脑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脑转移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预后很差。本研究旨在筛选人肺腺癌脑转移细胞株CPA-Yang1-BR以及建立裸小鼠动物模型和检测方法。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CPA-Yang1-GFP接种于裸小鼠左心室,约7周-8周后比较三种小动物显像方法:microPET/CT显像,X线、放射性核素、荧光(三合一)活体成像系统和小动物线圈MRI显像,实验证明MRI显像是最准确的小鼠脑转移病灶检测方法。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aticresonanceimaging,MRI)显像找到脑转移灶,深麻醉处死裸小鼠取出脑转移病灶,部分病理验证,部分行原代培养后获得人肺腺癌脑转移细胞,再次接种裸小鼠,用上述方法重复以上体内外循环4次,观察脑转移形成情况。结果获得人肺腺癌脑转移细胞株CPA-Yang1-BR及其裸小鼠模型。结论 CPA-Yang1细胞经反复裸小鼠脑组织内外筛选的方法可获得具有高转移潜能的裸小鼠脑转移模型,为肺癌脑转移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小动物线圈MRI或microMRI活体显像是检测小鼠肺癌脑转移敏感、准确、无创伤的显像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我国肿瘤疾病中的头号杀手.建立国人肺腺癌高转移细胞株CPA-Yang1,为肺癌的发生、发展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本细胞取自50岁男性肺腺癌患者的心包积液作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免疫缺陷小鼠致瘤率实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部分癌基因表达.结果 第一代细胞经BNX小鼠和裸鼠皮下种植的动物实验证实,瘤体生长迅速,致瘤率达100%且以后各代均表现稳定的强致瘤率(100%);体外培养细胞在显微镜下显示为半悬浮生长且细胞面积较大;经裸鼠左心室和尾静脉种植(75-80万细胞/只)2-3周后陆续出现小鼠下肢瘫痪和脊柱骨肿胀变形且体重下降,经核素骨显像检测和病理确定为骨转移达90%,且仅10%同时伴有肺转移.该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亚三倍体;肿瘤标志物放射免疫检测CEA为高分泌(10.1 ng/mL).RT-PCR检测VEGF-C、IL-6、IL-8癌基因过表达.结论 新建的CPA-Yang1是株亲代细胞就具有骨转移特性的国人肺腺癌细胞株,细胞代谢旺盛,性状稳定,细胞形态特殊,该细胞将成为肺癌研究的一个良好细胞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0.
高转移性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BM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高转移性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BM及其免疫缺陷小鼠转移动物模型。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经免疫缺陷小鼠血道或肺原位接种后形成转移,在放射性核素示踪下找到骨转移病灶,然后切除病变骨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获得转移性肺癌细胞,用这些癌细胞重复以上循环10次,获得高转移肺癌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亲代细胞和高转移细胞的基因表达。结果:获得以骨转移为主,肺、肾上腺、淋巴结等多脏器转移的人肺腺癌转移细胞株(SPC-A-1BM)及其免疫缺陷小鼠动物模型。定量PCR检测显示SPC-A-1BM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和3个抗凋亡蛋白的基因较原代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SPC-A-1BM是以骨转移为主的高转移性人肺腺癌细胞株,该细胞株及其转移动物模型为肺癌转移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