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饮食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人们的餐桌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餐饮产品,人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口腔健康的维护也被人们重视起来。口腔护理是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做好口腔护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和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并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琦琦  孙阳 《心脏杂志》2021,33(4):452-455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首要病因,心脏康复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十分重要,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和体力活动能力,降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抗阻运动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身体活动能力。本综述旨在总结抗阻运动对老年人群心脏康复的作用,为更好的改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背景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衰弱患病率高,衰弱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及死亡率。早期识别衰弱,及早进行干预可能会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目前关于心力衰竭合并衰弱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合并衰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因各种病因于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年龄≥65岁的HFpEF患者95例,均处于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患者的衰弱状况并分组,分数<3分为非衰弱组(包括衰弱前期和无衰弱)(n=64),分数≥3分为衰弱组(n=31)。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吸烟史(>20支/年即认为有吸烟史)、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卒中、外周血管疾病)以及多重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铁、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右心室内径、E/A〕,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估营养风险,同时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者定义为多重用药,采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公式计算患者的共病指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HFpEF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衰弱组年龄、多重用药比例、查尔森合并症指数高于非衰弱组,ADL评分、IADL评分、清蛋白水平低于非衰弱组,左心房内径大于非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多重用药是老年HFpEF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HFpEF患者合并衰弱的发生率为32.6%,年龄、多重用药是老年HFpEF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中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有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RCTs,入选21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OR=4.70,95%CI[3.63,6.09],P0.00001);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表现在谷丙转氨酶(ALT)(MD=–7.51,95%CI[–8.11,–6.92],P0.00001)、谷草转氨酶(AST)(MD=–10.99,95%CI[–11.87,–10.12],P0.00001)、谷氨酰转肽酶(GGT)(MD=–18.67,95%CI[–19.74,–17.60],P0.00001)降低明显。结论:与西药比较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可能更好,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涂氟对德州地区3~5岁脑瘫低龄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为脑瘫儿童乳牙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以德州市9家脑瘫儿童康复机构中年龄在3~5岁的脑瘫儿童107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脑瘫儿童(54例1 080颗牙)每半年涂氟1次,对照组(53例1 060颗牙)为空白组,同时每半年对监护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1次,共干预4次;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2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脑瘫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6,P>0.05),但实验组龋病发病率(7.41% vs.20.75%)、龋均(2.41±2.02 vs.3.47±2.35)、乳前牙龋病发病率(7.41% vs.12.8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t=-2.512,χ2=10.615,P<0.05)。结论 周期性应用多乐氟能降低低龄脑瘫儿童的乳牙龋病发病率和新增龋均,值得在脑瘫儿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骨骼肌质量下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心血管疾病患者310例,根据肌少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骨骼肌质量下降组209例和无骨骼肌质量下降组101例。其中年龄≥80岁168例,年龄<80岁142例。测定骨骼肌质量,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生化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80岁患者骨骼肌质量下降比例明显高于年龄<80岁患者(82.14%vs 50.00%,P<0.05)。骨骼肌质量下降组年龄[(81.57±8.61)岁vs(73.51±9.50)岁,P<0.01]、男性(74.16%vs 53.47%,P<0.01)、吸烟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血肌酐、HDL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无骨骼肌质量下降组明显升高,体质量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和TG水平较无骨骼肌质量下降组明显降低(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低白蛋白水平、低体质量指数、男性是骨骼肌质量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骨骼肌质量下降的患病率高,生活能力及营养水平下降。高龄、低白蛋白水平、低体质量指数,男性可能是发生骨骼肌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涂氟对德州地区3~5岁脑瘫低龄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为脑瘫儿童乳牙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以德州市9家脑瘫儿童康复机构中年龄在3~5岁的脑瘫儿童107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脑瘫儿童(54例1 080颗牙)每半年涂氟1次,对照组(53例1 060颗牙)为空白组,同时每半年对监护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1次,共干预4次;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2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脑瘫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6,P>0.05),但实验组龋病发病率(7.41% vs.20.75%)、龋均(2.41±2.02 vs.3.47±2.35)、乳前牙龋病发病率(7.41% vs.12.8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t=-2.512,χ2=10.615,P<0.05)。结论 周期性应用多乐氟能降低低龄脑瘫儿童的乳牙龋病发病率和新增龋均,值得在脑瘫儿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是进行性和全身性的骨骼肌疾病,与不良预后风险增加相关,如跌倒、骨折、失能等。早期筛查肌少症并进行相关干预,有助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改善远期预后。目前我国肌少症筛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常见的肌少症简易筛查工具,如SARC-F评分、SARC-CalF评分、Ishii评分、MSRA量表等评分标准及其在人群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杨琦琦  孙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9):1006-1008,后插1
肌少症,亦称骨骼肌减少症,是由Rosenberg(1997)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老年综合征,是仅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和全身性的骨骼肌疾病,与跌倒、骨折、失能和死亡等不良预后的风险增加相关。2014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WorkingGroupforSarcopenia,AWGS)将肌少症定义为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的丧失和(或)功能的减退[1],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为4.1%~11.5%[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