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GeneSearchTM breast lymph node assay in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of metastases in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from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25 SLN from 88 patients was prospectively studied. Each SLN was cut into 2 mm slabs which were examined by intraoperative imprint cytology (ⅡC) first, followed by GeneSearch assay and postoperative serial sectioning. GeneSearch use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T-PCR technology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K19 and mammaglobin in SLN. The results of GeneSearch assay were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ⅡC and post-operative serial sectioning. Results Amongst the 88 cases studied, 225 SLNs were found, and obvious metastatic carcinoma cells were identified in 27 SLNs and micrometastasis in 9 SLNs.One hundred and eight-nine SLNs were considered as "negative" (with "isolated tumor cells" present in 5 SLNs). The turn-around time of intraoperative GeneSearch assay ranged from 35 to 45 minutes (mean = 40 minutes). The concordance rate between GeneSearch assay and post-operative serial sectioning was 95.6% (215/225), with a sensitivity of 86.1% (31/36), compared with 94.7% (213/225) and 72.2% (26/36)respectively for ⅡC. The size of metastatic foci correlated with the Ct value of CK19 and mammaglobin (P <0.01). Conclusions GeneSearch assay for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of metastase in SLN has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and demonstrates a relatively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ⅡC. The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still requires further evaluation of larger number of cases.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对于临床肿瘤的防治也是一个巨大挑战。随着对乳腺癌发病、转移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多组学技术和肿瘤免疫等转化研究的发展,已经证明乳腺癌是一种分子分型和临床特征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不同亚型乳腺癌临床治疗方式既有差异又存在联系,乳腺癌临床研究领域的成果层出不穷。2022年,针对不同亚型乳腺癌均有重要的临床试验成果。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面,PHEDRA研究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PHILA研究和SYSUCC-002研究结果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参考;而对于脑转移的患者,PERMEATE研究显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有望成为HER2阳性脑转移人群,尤其是未经局部放疗的脑转移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阿贝西利、达尔西利、瑞波西利等药物的多项临床研究(monarchE研究、DAWNA-1研究、MONALEESA系列研究等)证实了其对内脏转移的疗效。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亦有多项临...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已经成为乳腺癌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标准腋窝分期方案。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发起的SLNB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大型医院乳腺癌SLNB的开展现状。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纳入2017年手术量大于200例的医院,共110家医院完成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SLNB的开展现状、免除腋窝清扫及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中SLNB的应用等热点问题。采用χ 2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研的110家医院均开展了SLNB,其中,85家(77.27%)医院对超过50%的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cN 0 )乳腺癌患者常规进行SLNB。肿瘤专科医院(χ 2 =5.62,P=0.018)、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BCS)量较大的医院(D=0.33,P=0.032)开展SLNB的比例更高。大部分医院(93/110,84.55%)未开展内乳SLNB。最常用的示踪方法为染料(主要是亚甲蓝,69/110,62.73%),仅14.55%(16/110)的医院使用核素联合染料双示踪法。几乎所有的医院(107/110,97.27%)均采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进行病理学诊断。对于cN 0 、SLN 1~2枚转移的BCS患者,大部分医院(61/110,55.45%)仅对少于10%的该类患者免除后续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对于cN 0 、SLN 1~2枚转移的全乳切除患者,84家(76.36%)医院对少于10%的此类患者免除后续ALND。对于接受NAC的患者,50家(45.45%)医院在NAC后进行SLNB,60家(54.55%)医院在NAC前进行SLNB。行NAC较多的医院(χ 2 =4.365,P=0.037)、在NAC期间常规使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估的医院(χ 2 =10.967,P=0.004),更倾向于在NAC后行SLNB。结论:尽管示踪剂的规范应用尚有待改进,早期乳腺癌患者的SLNB已经成为中国评估腋窝状态的标准方式。对于SLN转移负荷较低的患者,国内学者对于免于腋窝清扫仍较为保守。接受NAC的患者,SLNB的应用时机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分析国内乳腺癌保乳整形技术开展现况。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全国乳腺癌年手术量>200例的110家中心的2017年保乳整形手术数据,对保乳整形手术的开展情况、影响手术开展的因素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 结果 调查共获取受访医院2017年全国保乳整形手术8443例,占受访医院全部乳腺癌手术量的9.8%,全部保乳手术量的43.4%。保乳整形技术应用比例极不平衡,有36家(32.7%)医院保乳整形手术占保乳比例在50%以上,但同样有36家(32.7%)医院该比例在10%以下。医院年乳腺癌手术量与保乳整形手术占保乳手术比例有显著性关系(P=0.006),容积移位技术使用比例显著高于容积替代技术(60.1% vs.15.2%,P<0.001),地理分区、地区经济水平、医院等级、医院类型均与保乳整形手术开展情况无显著性关联。 结论 目前国内乳腺癌肿瘤整形技术开展规模不一,乳腺外科医生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培训、强化保乳整形理念,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  相似文献   
5.
结合整形外科的理念和手段,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对乳腺癌病人进行乳房重建修复,成为乳腺外科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乳房重建可以与全乳切除或部分乳房切除术同时进行,也可以延迟至完成辅助治疗后的适当时间进行,前者称为即刻乳房重建,后者称为延期乳房重建。临床上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和自身的需求来确定重建时机。部分病人采用延迟-即刻乳房重建来降低辅助放疗给重建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重建的技术手段来看,乳房重建有自体皮瓣乳房重建、假体乳房重建以及自体联合假体的乳房重建。植入物重建是即刻乳房重建中最常用的术式。在延期乳房重建中,更常采用自体皮瓣乳房重建或两步法的植入物重建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目前我国乳房重建手术开展现状,以及国内医生对放疗与乳房重建手术之间关系看法。方法 选取全国范围内110家乳腺癌年手术量>200例的医疗机构,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研究,调查内容包括手术医师及其所在科室和医院的基本情况、2017年乳腺癌手术开展情况、各类型重建手术开展情况以及对放疗和重建手术关系的具体看法。结果 110家单位参与调研,96家(87.3%)单位已开展重建手术,植入物重建占总重建手术量的65.7%,自体重建占20.1%。对于可能需要术后放疗的患者,受访医院首选的手术方式为植入物重建,对于明确需要术后放疗和全乳切除术后接受过放疗的患者,首选自体组织重建。术后放疗是即刻乳房重建的阻碍因素,多数医院认为放疗对手术的影响不大。延期-即刻乳房重建的开展比例达到66%,86%的医院首选在放疗结束半年后更换假体。保乳术后复发的患者也可进行即刻重建,首选的手术方式为植入物重建。结论 我国乳房重建的比例开展较低,医生技术掌握仍有欠缺,在面对与放疗的冲突时,国内专科医生的选择与指南和共识尚存在出入,提示需要对医生进行更专业的培训,以进一步推动国内乳房重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本研究旨在对近5年国内外乳房重建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近5年乳房重建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利用VOSviewer1.6.15软件对纳入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4 815篇符合要求的文献,近5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838篇文献(17.40%)由乳腺外科、肿瘤外科发表,3 308篇文献(68.70%)由整形外科发表,669篇文献(13.90%)由两类研究者合作发表。国内外主要作者所在学科存在差异,国外以整形外科作者为主(74.74%);国内则是乳腺外科、肿瘤外科占比更高(138篇,44.52%),而整形外科作者(129篇,41.61%)及两类作者合作发文(43篇,13.87%)占比相对较少。国外主要作者形成的合作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并评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在中国早期乳腺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524例乳腺癌病人的病历资料,探索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利用MSKCC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计算每例病人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并以校正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在中国早期乳腺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病年龄、肿瘤原发灶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情况等因素与前哨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原发灶大小(OR1.429,95%CI1.142-1.788)和脉管情况(OR9.462,CI5.551-16.130)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值曲线和真实值曲线趋势相同,MSKCC模型的AUC为0.757。结论 MSKCC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应用于中国人群,作为术前评估工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回顾笔者所在中心102例游离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开展的情况,介绍该乳房重建术式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自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笔者对102例接受全乳切除术的患者,通过游离腹直肌皮瓣、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移植皮瓣的方法重建乳房103侧,观察了其手术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依据游离腹直肌皮瓣肌肉保留程度(muscle sparing,MS)的分类,共完成MS-0类3侧、MS-1类1侧、MS-2类46侧、MS-3类53侧.平均保留腹壁下深血管穿支数为3支,平均手术时间为7.86 h,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5h.术后发生血管危象7侧,其中静脉血栓5侧,静脉成角2侧;解救成功4侧;3侧全皮瓣坏死,最终100侧皮瓣存活,成功率为97.1%.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脂肪坏死发生率为30.1%,腹部膨隆发生率为3.9%,腹壁疝发生率为0%,术后感染发生率7.8%.手术距首疗程化疗的中位时间为19d,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1侧出现远处转移. 结论 虽然掌握游离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手术需要显微外科设备,对术者要求较高,存在学习曲线,但术式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不影响肿瘤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回顾过去的2012年,恶性肿瘤的诊治领域又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乳腺癌治疗领域,以ASCO《2012年临床癌症进展报告》乳腺癌部分的撰写者Dr.Sylvia Adams的话来概括:在过去一年,乳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令人振奋;最新的临床证据表明,新的靶向治疗能使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受益,同时,基因技术使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耐药机制以及如何选择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