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TDC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PF(中位数为82.2ml·min^-1·100g^-1)与淋巴瘤PF(中位数为24.5ml·min^-1·100g^-1)、头颈鳞癌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MVD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MVD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与CT灌注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清浊祛毒丸对淋证模型大鼠膀胱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 周龄SD 雌性 大鼠6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 只)和造模组(50 只);采用膀胱内注射大肠杆菌复制淋证大鼠模型。造模 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金片组(阳性药,2.63 g·kg-1)以及清浊祛毒丸高、中、低剂量组 (5.43、2.71、1.36 g·kg-1),每组10 只;按对应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续4 d。连续给药3 d 后,对各组 大鼠进行尿动力学检测;连续给药4 d 后,进行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 鼠的膀胱最大容量(MBC)、排尿效率(EV)、顺应性(BC)显著降低(P<0.01),漏尿点压(BLPP)、最大膀胱排 尿压(MVP)、排尿前非排尿收缩次数(NVCs)显著增加(P<0.01);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5, P<0.01),CD8+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浊祛毒丸各剂量组大鼠的BLPP、MVP、NVCs 明显降 低(P<0.05,P<0.01),清浊祛毒丸中剂量组大鼠的MBC、EV 明显升高(P<0.05),清浊祛毒丸中、低剂量组 大鼠的BC 明显升高(P<0.05,P<0.01);清浊祛毒丸各剂量组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 P<0.01),清浊祛毒丸中、低剂量组的CD8+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浊祛毒丸能够改善淋证模型大鼠的 膀胱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检测在判断胸腹水积液性质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黏蛋白、比密(SG)检测与C-反应蛋白(CRP)在判断胸腹水渗出液/漏出液中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134例胸腹腔积液采用黏蛋白定性(即Rivalta试验)、SG与免疫比浊法测定积液及血清中CRP水平,进行比对。结果用常规方法测定黏蛋白、SG,并以此判断出134例胸腹腔积液中渗出液为73例,漏出液为19例,不确定组为42例;积液及血清CRP定量测定渗出液组明显高于漏出液组(P均〈0.01)。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常规方法。结论积液和血清CRP检测有助于临床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但用经典的Rivalta试验、SG测定再同时检测积液或血清CRP并进行综合判断积液的性质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更雷女的音口  相似文献   
5.
肝胰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胰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肝MFH和1例胰MFH的CT表现。病理分型:1例为黏液型,4例为多形性型。5例均采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2例进行了延迟扫描。结果:5例肿瘤最大径6.8~22.5cm,其中位于肝右叶1例,肝左叶3例,胰尾部1例。CT平扫:1例表现为巨大囊性结构为主的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楚;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实质呈轻度~明显强化,2例肿瘤内可见细小血管;静脉期肿瘤呈中度~明显强化,肿瘤内坏死区和肿瘤实质显示清晰,边界清楚;延迟期2例示病灶密度稍低于肝实质。5例中合并肝内转移1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例,侵犯膈肌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术前CT诊断为恶性肿瘤4例,良性病变1例。结论:肝胰MFH的主要CT表现为肿瘤内坏死显著,局部浸润性强,其CT表现与病理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在医院集中式DICOM医用打印系统中,一台高速打印机往往连接着多台DICOM主机。各主机对输出图像的质量要求不同,所以要求打印机端适应主机的要求,控制打印图像质量,得到令人满意的胶片输出。本文以AGFADrystar5503干式打印机为例探讨直热式干式打印技术的原理和临床上的实际应用。直热式干式打印机能够输出连续的色调、丰富的灰阶与高质量的空间分辨率的优质图像,而且具备结构优化、性能稳定、出片速度较快、更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20例骨肿瘤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骨肿瘤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我们认为SSD及MPR重建方法的结合运用,并参考CT的横断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将提高螺旋CT对骨肿瘤的定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汇涵术泰护创液用于外固定支架钉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汇涵术泰护创液预防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9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钉道局部采用75%乙醇消毒、无菌敷料覆盖,每天2次;观察组采用汇涵术泰护创液喷洒钉道局部,暴露钉道,每天3~4次,每次约0.125ml。结果对照组2例发生1处针道感染,1例1处、1例2处出现钉道红肿。观察组有3例1处、1例2处发生钉道感染,2例2处出现钉道红肿。两组钉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乙醇和汇涵术泰护创液对钉道感染防治均有效,汇涵术泰护创液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卫生,可替代乙醇消毒护理钉道。  相似文献   
9.
黑斑息肉病6例临床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病的临床、影像、病理和内镜表现和治疗对策。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对6例黑斑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例均以反复发作的腹痛、不完全性肠梗阻或便血就诊,伴有皮肤粘膜黑斑,4例有家族史。胃肠钡餐、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均见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病理上为错构瘤样或增生性息肉,内镜下息肉摘(切)除和部分肠袢手术切除效果良好。结论黑斑息肉病以特殊部位的皮肤粘膜黑斑和消化道多发错构瘤样或增生性息肉为特征,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并重视定期随访,以早期发现息肉恶变和胃肠道内外并发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改良切口治疗踝关节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适当改良暴露胫骨远端关节面、外踝骨折,胫骨内侧及内踝,治疗7例踝关节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5-9 d,平均7 d,术后注意观察伤口皮肤血运及肿胀情况,踝关节辅以适当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见关节面及内外踝骨折均对合良好,伤口皮缘局部轻度坏死2例,予以保守治疗3个月复查皮肤良好愈合,无一例伤口感染,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Mazur评分法评定疗效:优4例,良3例,术后均出现骨痂良好生长,6个月内均达到骨折线模糊,部分消失,无内固定物脱出、断裂而导致的内翻外畸形患者。结论小腿前外侧单一改良切口治疗踝关节粉碎性骨折能准确复位关节面,能够暴露外踝及胫骨内侧、内踝,避免了局部狭窄皮瓣,保护局部软组织血供,掌握恰当手术时机,规范操作,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